“抢救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需要坚持的方针。长期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3850浏览:

【原文】
    “抢救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需要坚持的方针。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国人眼中,非遗抢救没有必要,他们主张“淘汰论”,任其自生自灭;也有人认为民间传统艺术必须改造,主张要与强势文化接轨,要融进西洋文化。如此改造性破坏,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伤害早已有之且令人触目惊心。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倘若失去了独有的特性与特色,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传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将无独立的地位。
    作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传承中生存与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抢救与保护是通过抢救扶持稀有的人间国宝——代表性传承人,使濒危项目能以鲜活的形态生存于民间。所以,抢救性保护的本质要义,在于维护濒危项目内在生命,增强其活态传承发展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人为载体,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世代相承,延续发展。我们实施的抢救性保护是要使其生命力延续下去,而不是使其成为标本珍藏在博物馆。有专家呼吁,每一分钟都有一个民间艺人去世,每一分钟都有一个民间艺术品种在消亡。事实也是如此,目前一些非遗项目依然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后继无人的问题,在地方戏曲及说唱艺术中尤为突出。愿意投身戏曲、曲艺事业的年轻人太少,民间文艺团体难以靠演出维持运转,大批剧团面临生存的危机。传统艺术若缺乏创新意识,不能融进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内容,缺少具有经典品格和现代意识的传统优秀剧目,是很难赢得现代观众尤其是青年人喜爱的,应该说这也是传统戏曲、曲艺发展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的表现。
    濒危语言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亟待优先抢救与保护的。因为在语言丢失的同时,原来以这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也必然随之丧失,语言的生死存亡关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的传续和发展。今天,一些民族的语言已经或正在消失,一旦一种民族语言消失,这种民族文化特别是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消亡,最后势必严重损害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倘若语言的传承断档,离开了口头语言的诵唱,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江格尔》《玛纳斯》等就会失传、消亡。濒危语言的非物质文化特性,要求我们除了要及时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结构、语用等方面进行抢救性记录、整理、保存外,不但特别要关注濒危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所蕴涵的意义、功能系统——这些系统是外在社会结构、权力争斗、阶层属性不断扭结、互动的结果;还要弄清族群固有的历史渊源、信仰凝结以及思维模式等深层次的内核。更为重要的是,应切实加强在现实生活与教育实践中对濒危语言的传承,提高各民族大众对本民族母语价值的认识,增强对母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应从青少年抓起,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言,使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得以群体性的传承。语言之本茁壮,文化之花方能灿烂。
    (选自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有删改。)

【问题】
    8.下列有关“抢救性保护”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抢救性保护的真正意义在于抢救扶持稀有的人间国宝,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B.抢救性保护的本质要义在于维护濒危项目的内在生命,使其能以鲜活的形态传承于民间。
    C.抢救性保护的目的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标本珍藏在博物馆,要使其生命力延续下去。
    D.抢救性保护濒危语言,就能保证使用该语言的民族传续和发展,维护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强势文化接轨,融进西洋文化,将会使自身的文化传统丧失独有的特性与特色,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无独立地位。
    B.缺乏创新意识,不能融进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内容,是传统艺术很难赢得现代观众尤其是青年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C.如果离开了口头语言的诵唱,语言的传承断档,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如《玛纳斯》等就会随之失传、消亡。
    D.只要重视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本民族濒危语言,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母语的自豪感,濒危民族语言就能得以群体性传承。
    10.《格萨尔王》是一部篇幅宏大的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活的史诗”。请结合文本就保护该史诗提出三条建设性意见。(3分)
    ▲

【参考答案】
    8.B(A断章取义,原文是“真正意义上的抢救与保护是通过抢救扶持稀有的人间国宝——代表性传承人,使濒危项目能以鲜活的形态生存于民间”。C与原意相悖,原文是“我们实施的抢救性保护是要使其生命力延续下去,而不是使其成为标本珍藏在博物馆”。D偷换概念,不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传续和发展”,而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的传续和发展”;另外“就能”说得较绝对。)
    9.D(A项定位内容在第一段第三四行;B项定位内容在第二段“不能融进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内容,缺少具有经典品格和现代意识的传统优秀剧目,是很难赢得现代观众尤其是青年人喜爱的”;C项定位内容在第三段“倘若语言的传承断档,离开了口头语言的诵唱,这些史诗就会失传、消亡”;D项定位内容在最后一段“应从青少年抓起,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言,使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得以群体性的传承”,把原来的必要条件误解为充分条件了。)
    10.(3分)(1)保护《格萨尔王》传承人,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针对“传唱”来谈)
    (2)利用更多丰富的、创新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格萨尔王》。(针对“创新”来谈)
    (3)传承藏族民间语言,从青少年抓起,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言。(针对“语言传承”来谈)
    (4)加强对《格萨尔王》所反映的藏文化历史内涵的研究。(针对“深层次内核”来谈)
    (写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