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怀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1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孟浩然文章ID:64250浏览:

【原文】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

【问题】
    19.诗的题目为“早寒有怀”,“早寒”既有季节特点,又有天气的特征。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这些特点的?
    20.该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参考答案】
    19.诗人通过首联写早寒。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特点。
    20.尾联通过化用典故和借景抒情巧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矛盾)与愁苦之情。“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生动点出内心的迷茫,即从政与归隐的心理矛盾。“平海夕漫漫”写景,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诗人以这样的景色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自己的愁苦心情。
    【解析】
    1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此题鉴赏景的特点。审题干信息:“早寒”既有季节特点,又有天气的特征。然后到诗中找“早寒”季节特点、天气特征。首先“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抓住意象的特征分析: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寒”这是天气特征,给人触觉感受,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紧扣“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两句有特点的景物配合使用,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2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艺术手法。解答此题,应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此诗尾联“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的意思是:在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时想问路,可只能看见滔滔的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意思是连找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然后知道赏析诗句的步骤是:阐明大意+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按照这个步骤分析,根据注释知道,“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这里可以得出第一个手法是用典,分析第二句“平海夕漫漫”,明确是写景,又在结句,这就是“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接着分析作者感情,联系典故内容和写景特点分析:“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生动点出内心的迷茫,即从政与归隐的心理矛盾,这样写,反映出他迷茫的心理。而漫漫无边的海,既是迷茫心态的写照,也烘托出自己的愁苦心情。
    点睛:赏析诗句的思维过程是:解释诗句意思+分析手法+用这手法为了表现什么内容+为表达什么情感服务+有什么艺术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