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城乡居民安全感统计表 材料二: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8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892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中国城乡居民安全感统计表
    单位:%

 
2013年
安全感
2017年
安全感
2013年
不安全感
2017年
不安全感
人身安全
82.8
87.6
13.5
11.0
个人和家庭财产安全
80.2
86.6
18.8
12.5
医疗安全
72.4
75.5
23.4
21.0
食品安全
66.4
44.6
31.2
53.0
交通安全
64.7
66.4
33.4
28.9
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78.5
62.9
15.0
31.5
总体的社会安全状况
80.2
17.9
    (来源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报告》)
    材料二: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振宇的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在行”,“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刘刚这两年很焦虑。我问刘刚:“你干嘛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啊?”刘刚一下说了三个原因:“时代变化太快,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别人懂的东西自己不懂,怕落后于他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害怕自己被社会淘汰。”刘刚的三个担心极具普遍性。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样患上了知识焦虑症。一天不求知,心里就不安。但是要学些什么呢?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刘刚说,“我不知道怎么筛选有用的知识”。这也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刘刚说,“我不想把大量时间耗费在选择上”。这更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刘刚说,“我希望短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能”。
    (摘选自拾遗著《抱歉,“知识付费”真治不了你的焦虑》)
    材料三:
    焦虑是一种活跃而矛盾的情绪,它可以分解为两个因素:一个是情绪层面的不安全感,这种人类正常的最具情感特质的因素,正是构成焦虑必不可少的特异因素,它是自卫本能的独有动力;还有一个是思维层面的不确定感,这是一种更偏认知的因素。通常说来,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两相协调,遥相呼应。
    那么,恐惧和焦虑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你走在大城市里某个以危险出名的街区,你或许会随时保持警惕:一丁点儿的动静都会惊得你一跳,你会不时地回头张望,不敢跟路过的人对视,等等。你的这些反应是“焦虑反应”,因为你对危险有所预料。但如果几个手拿棒球棍的陌生人朝着你跑过来,一边还把你指给他们的同伙,这种焦虑反应就会转变为“恐惧反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危险就在眼前。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就像是一种内部的未知危险发出的信号,我们的意识感觉到了这种危险;而恐惧则相反,令我们感到恐惧的是一种外部的确知危险。焦虑体现的来自内部的求救信号发送给我们的“自我”,目的是让这个“自我”调动所有的内部资源来重建摇摇欲坠的秩序。如果意识没能完成这个重建的任务,混乱就会继续,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持续的过度兴奋,也就是“不确定将来时的齿轮”。焦虑由此而形成,直到这个危险得到确认和控制。
    (摘编自【法】阿兰·布拉克尼耶著,欧瑜译《你好,焦虑分子!》)
    材料四:
    在人类的开初,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它是与我们的意图和渴望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引导着想法和行为,通常会令我们做出自我保护的举动,并让我们幸免于令人不快的后果。例如它让我们的种族在数千年的岁月中,通过战斗或逃跑的方式,躲过了猛兽的追击而得以存活下来。从另一个积极的方面来看,焦虑还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能量源泉,它跟所有情绪一样,在人格中为很多的功能所用,它就像是促使人做出反应和采取行动的酵素。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在极度焦虑的人身上看到一种难以得到满足的好奇心,包括对他们自身的好奇。
    焦虑启动的防御功能具有有益的意图,前提是,它们将个体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一个仍未解决的问题上,并带动个体尽最大可能对这种威胁进行自我评估和应对。而如果焦虑变得持久而强烈,那么焦虑本身就会成为问题。出于缓解那一刻不适的急迫需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地重新恢复平静。而在心理无法更好地面对引发焦虑的情形时,心理就会在自身运转中做出让步,以防止系统的全盘崩溃。这种让步可能成为抑郁症中的退缩,也可能是正视压力,或是通过强迫、恐惧症等症状的形成,通过性格发展的扭曲,对压力进行弥补。
    (来源同材料三)

【问题】
    7.下列对材料中有关“焦虑”和“恐惧”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焦虑由情绪层面的不安全感和思维层面的不确定感组成,是一种活跃而矛盾的情绪。
    B.焦虑是人类的一种意图和渴望,它引导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使我们避免不快的后果。
    C.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恐惧产生的原因是某种外部的确知危险,焦虑则如同内部的未知危险发出的信号。
    D.恐惧和焦虑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长期沉溺在强烈的焦虑情绪中,就会带来心理问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较材料一统计表中2013年和2017年的数据,可知这两年中城乡居民均在人生安全方面最不可能产生焦虑。
    B.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有一部分人既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某项技能,又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筛选有用的知识,因此,他们选择“知识付费”的方式来缓解焦虑。
    C.焦虑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因为一种持续的过度兴奋导致自我意识没能调动所有的内部资源来重建混乱的秩序、感知内部的未知危险。
    D.焦虑可以是某些人能量的源泉,也可能导致某些人形成强迫、恐惧症等症状,扭曲其性格发展,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焦虑启动的防御功能的有益意图。
    9.根据材料一,试分析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在哪两个方面最容易产生焦虑,并结合上述材料给他们一些缓解焦虑的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7.B(焦虑是“与我们的意图和渴望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不完全等于人类的意图和渴望;而且焦虑“通常会令我们做出自我保护的举动,并让我们幸免于令人不快的后果”,并不等于完全使我们避免不快的后果。)
    8.C(焦虑的形成是因为自我意识首先感知到内部的未知危险发出的信号,但自我意识并没能重建混乱的秩序,从而形成一种持续的过度兴奋。)
    9.最容易产生焦虑的两个方面:食品安全,个人信息、隐私安全。(2点都写对得1分)
    建议:人们应该使焦虑启动防御功能,带动自己“尽最大可能对威胁进行分析和应对”,而非全盘否认,一味谩骂。所以,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个人信息及隐私频频泄露的状况,人们应该积极面对,多从正规的市场、超市等渠道购买新鲜的食品,在上网过程中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开来源不明的网址,以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结合材料1分,两条建议各1分,言之成理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