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扬雄在西汉末年,是个不尴不尬的人物,在当时及后世的名声,也是不腥不臭。【甲】我写他,觉得难,因为他不伦不类,不写他,也不好,因为他不大不小。弄得我左右不是,就怕写出来不疼不痒,不三不四,让读者读着不咸不淡,如同嚼蜡。
但扬雄是做“纯学问”的人。在学界鼓吹与奖赏做“纯学问”的今天,写写他还是有意思的。【乙】今天有很多学者在标榜“纯学问”,在“学术规范”里操作出不涉当今而传之后世的伟大学术。并且他们还当自己是前无古人,殊不知在传统中国,尤其是明清两代,多的恰恰是做纯学问的人,而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则微不足道。【丙】且据我观察,在中国,这种“纯学问”越发达,所谓的“学术成就”越精深,社会生活反倒越萎缩,社会进步越趋于停滞,甚而倒退。这可以称之为学术中的“零增长”。
【问题】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伦不类
B.尤其
C.微不足道
D.萎缩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参考答案】
2.C
【解析】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要改成“寥若晨星”。
3.A
【解析】A.“不伦不类”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