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西游记》的作者问题,是400年来旷日持久的一桩公案,谜底可以说至今未解。今人常说作者是吴承恩,其实并非定论。事实上,《西游记》问世之际,即告作者佚名。【甲】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当时小说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作者不愿署名;二是《西游记》内容广博,其中不乏讽刺“今上”和时政等敏感话题,书商不敢署名。当然,《西游记》显然不是“飞来峰”,也不是花果山上无父无母的石卵。它应有一个或若干个作者存在。
明清以来,作者署名跨越哪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明代,佚名。今见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未署作者姓名。【乙】《刊西游记序》中明确说:“《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有趣的是,该版本虽然不署作者姓名,却在扉页显著位置有《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似乎是想故意“造局”,用一个校者来搪塞,而且还用了一个假名来混淆视听。大凡明代梓行的《西游记》百回本小说,皆沿用此本惯例,告作者佚名。
第二个阶段:清代,丘处机。【丙】清康熙年间,有汪澹漪者将《西游记》笺评为《西游证道书》,首倡作者为元初道士邱处机(“邱”本作“丘”,因讳孔子改)。其卷首置有假托元代大文豪虞集《西游记原序》云:“此国初长春真君所纂《西游记》也。”汪澹漪却在原序后面添置了邱长春真君传和玄奘取经事迹两则附录,分别介绍邱处机生平和玄奘大师的取经史实。这样的三者互证,致使一些人深信不疑。由此,“邱作”说开始风行于世。
【问题】
2.文段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稗官野史
B.虽然
C.搪塞
D.却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参考答案】
2.(3分)【答案】D(这里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3.(2分)【答案】B(“华阳洞天主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