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8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王鼎钧文章ID:66112浏览:

【原文】
    迎春
    文/王鼎钧
    ①感恩节后,圣诞节前,自然美东地区总要降雪。事先,西北风跑来开路,把千林黄叶收拾干净,把千家万家的大衣从衣箱里抖出来,把老公寓的暖气锅炉修好,把汽车换上雪胎,也拂乱了异国游子的千虑万念,注入一腔冬愁。
    ②我已三十多年没见过平地上的雪景,当大雪压下来时,我是忧郁之中的兴奋,而兴奋终于压倒忧郁。来此后见到的第一场雪不大,地面浅如敷粉,恰可把人迹印上石板路。第二场雪十分壮观,雪花如帘如幕在窗外深垂,整天整夜不曾撤除。夜色中雪帘的反光射入玻璃窗,在室内墙上跳动,使那幅“美国双语教学分布图”突出墙面。如果我是二十岁,我愿意在此凭窗而坐,从柔和而神秘的微光里看少女的红唇。但我五十五岁,梦游症已不药而愈,斗室内一无所有,只一缕诗魂若隐若现,渐淡渐远。
    ③第二天,起身看静止的雪。不,是静止的大地,静止的世界,看雪神新绘的世界地图,看它简化一切线条、遮住一切颜色的大手笔。由此到地平,不知千里万里。极东极西,只有风起雪飞,茫茫如烟如雾。在故乡,人们说雪是上帝给小麦送来的棉被,在这里,雪简直是天神给大地缝制的新制服。地天相连,苍茫一片。记得来美时曾在云絮中飞行,记得云层如新犁过的春亩,记得天空在我脚下,而我确信那是万里积雪。而现在,在高楼公寓中看雪,却疑那都是云,此身漂浮太空,太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失足即是永远的降落,降落降落降落,在空气摩擦中一身的原子分子七零八落。
    ④但是在我的视界内有一架铁塔,孤零零的铁塔,顶天立地的铁塔,全身披挂着硬冰,临风呼啸,屹立不摇。雪只能替它涂上颜色,不能抹掉它的形状。这样的建构必定是在坚固的地面上经营根基,深深地、紧紧地抓住大地。它好像是大地竖立的一个信物,誓言世上所有的不只是冰雪,宣称雪外有物比雪更真实也更永久。
    ⑤雪地上裸立的铁塔使我想起一棵树。一棵百年大树。传说中有这么一棵树,在一家酒店门外,在大雪中挺立,行人走到树下就可以闻到酒香,就不会冻死。我们曾经拼命找这棵树,我,跟那些在风雪中佝偻而前的伙伴。那是在千山万水之外,另一处冰雪世界。那也是浩浩荡荡的大雪,混混沌沌的大雪,没有方向,没有距离,而我们一直行走。我们须眉皆冰,自己也奇怪自己还能走下去,走,只是为了一个传说:站着不走就要化成冰柱。一线狼藉的脚印,风过处立即掩没,如同我们根本没有移动位置,只在原地踏步,不论脚印多深。如果我们倒下,也会消失,不论我们的躯干有多大。如果我们站住,凝固,也是一样,不问那血肉化成的冰柱多高。可是,据说,那棵百年大树永不被雪埋没,那家酒店也是,永远放溢着酒香。我们一直走,一直找那香冽的酒气。
    ⑥这样大的雪下过几场,到三月,风就从一把利刃变成一片擦脸的软纸了。树在迫害快要结束时才露出受害的样子,挣扎向上,疏枝萧条,青里泛红,这是生命的讯息。天边密林里,树以它们自己才听得见的声音喧哗呼号。春树年年绿绿,寻常见惯,只是那股气势,使我觉得随时足以酿成意外。林边林梢有鸟,各种各类。【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⑦天复一天,直到枝头结出小苞来,红红的,鼓鼓的,如初生的腊梅,外面也裹着一层蜡衣。这时,气象台仍然不断警告还要降雪,但是蓓蕾不顾一切地涨大。这年的最后一场雪真的下起来,它仍然凌厉,但是攻不破蜡封的小小堡垒。树叶在襁褓里生长,等待,紧紧卷成一团。然后,有一天,在艳阳高照下,【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我在树下呆望良久,这些树这么性急!这么勇敢!春尚未至,先伸出头来迎接,争先恐后,抢着在盛夏之前长好一树浓荫。
    ⑧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
    (个别字句有改动)

【问题】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篇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语言活泼俏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描写中感受到一种独处异国他乡的孤寂落寞之情。
    B.文中的“铁塔”富有象征意蕴,“铁塔’’在寒冷环境下的坚守,似在启迪人们要坚守自己立身的根本,不忘所出。
    C.作者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过去为寻找一棵百年大树,在风雪中一直行走的情景,由实而虚,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D.文中的百年大树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严冬中奔走的人们心底深处的一抹亮色和希望的萌芽,这一形象感人至深。
    E.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蕴含深刻哲理。如,用“伸出头来迎接”表现生物争先恐后、优胜劣汰的生存哲理,启人深思。
    1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散文的脉络。(6分)
    答:【    】
    1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3分)
    答:【    】
    (2)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3分)
    答:【    】
    14.文章结尾“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意蕴丰厚,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试做探究。(8分)
    答:【    】

【参考答案】
    1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A.“孤寂落寞”不够贴切,主要应该是引发乡愁(思乡之情)。C.“百年大树”是“传说”,不是过去的生活经历。E.“富含哲理”不准确,应为“充满感情”。
    12.(1)由异国降雪联想家乡雪景;(2)由眼前雪景产生各种联想;(3)以雪中树木生长点明题旨。
    13.(1)①运用比喻手法,将“鸟”比作“树的喉舌”,揭示二者的依存关系,十分贴切,给人深刻的印象。
    ②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起”“朗读”等词语将鸟人格化,生动形象。
    (2)①运用夸张手法,“炸开”以声写形,赋予动感,形神兼具;“转眼间”突出速度;“满枝”“满眼”突出了树木的勃勃生机。
    ②运用拟人手法,用“布置”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亲切感人。
    14.(1)雪覆盖大地想遮住一切,反而衬托了树的生机与活力。树凭着对春天的渴望而坚守,在严寒中长出满枝新叶迎接春天,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过去,“述说着雪的掌故”,充满着自豪骄傲之情。有托物言志之意。
    (2)“树”也是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游子)的象征,他们始终心怀对故土的热爱,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面对岁月的风雪凭着坚守与奋斗迎接“人生的春天”,自然也会带着欣慰和释然叙说过去。是借物抒情之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