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浅阅读成为习惯

发布时间:2022年9月4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6319浏览:

【原文】
    当浅阅读成为习惯
    海量信息的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存在几方面弊端:其一,阅读变成了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呈现出浅显化的特点;其二,一些人无论读什么书都喜欢速战速决,无论读哪类书,都是浅尝辄止,不钻研其内涵、不求甚解;其三,人们对一些所谓有用的功利性书籍趋之若鹜,对文化内涵颇深但实用价值不高的著作王之不理。
    白岩松指出:“走进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还有工具书等等。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但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这种风气只会导致社会大众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王蒙认为,如此阅读报刊,人们看似无所不知、夸夸其谈,事实上却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他建议人们读书时,不要只满足于浏览,要学会沉下心来阅读。不要只读那些令自己感到舒服、快乐的书,还要适当读些沉重、费劲的书.循序渐进。
    还有专家指出,浅阅读会使读者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不能汲取真正的营养.读书一定要慢节奏、慢速度,因为只有在缓慢阅读中,读者才能从文字里寻觅和感受到乐趣,才能培养人们深刻思考和探索的习惯。
    如今手拿一部平板电脑,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成为一道都市风景。对新一代读者来说,上微博是继社交网站之后最为流行的阅读方式。140个字以内的独特文体,使人们在上面发布、分享、评论的内容被拆解成零碎、跳跃、简单的文字。
    张贺表示,微博往往是前一个热点话题刚刚兴起,就被接蝗而至的新话题所取代,网民的兴趣点在页面之问来回跳跃,思维不再连贯,思考不再深入,在追新逐异中使思想应有的深入、深刻、深度成为牺牲品。有人因此调侃,网络使“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
    莫言、王安忆等作家也对此表示不乐观;互联网、微博虽给人们提供了写作速度的可能性,写得很快,然后就会变得很粗糙……但现在还很难预料它将把大众写作引向何方。
    对于现在流行的网络词典,许多人贪图其阅读的方便,放弃了大部头的传统工具书。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彭卫国认为,网络词典只是提供了线索,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如果从事教学、研究等工作,这些网络词典显然走靠不住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分析,价格便宜、获取便利是读者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读者花同样的钱,一本纸质书可以购买三本电子书。在便宜的诱惑面前,不少人远离了内容丰富、深刻的纸质图书。
    张贺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拿出大块时间投入阅读的确越来越难,社会的整体阅读趋势日益倾向于休闲娱乐,快餐读物、图片读物因此大行其道,而严肃作品销量江河日下。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出版界如果完全回避读者的浅阅读倾向,显然难以生存,但一味迎合也绝非最佳选择,而应在满足的同时有所引导。
    张贺还建议,如果能在流行读物中增加思考的深度,提高其知识含金量,对读者和出版界而言,才是双赢之举。只有这样,读者与出版界之间才能互相提升。
    “这方面,我们不妨向国外出版界借鉴一二。比如,用神经学、认知心理学等最新成果反映人的成长的《社会动物》,研究人才培养规律的《异类》等国外社科作品,虽然是流行读物,但视角新颖,知识新鲜,深入浅出,有益有趣,一样登上畅销书榜。”
    张贺提醒,读者对于互联网的利弊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充分利用其快速、便捷、互动的优点,也要警惕其泛滥与浅薄。不能把浅阅读当成阅读的主流,忽视甚至放弃传统阅读;王蒙认为,出版业向传媒看齐和蜕变,放弃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这是文化的灾难。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出版的自救之道是在产品质量上和传媒划清界限,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
    (2012《半月谈》有删节)

【问题】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浅阅读方式弊端的一项是(3分)(    )
    A.阅读变成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呈现出浅显化特征。
    B.人们喜欢速战速决,不钻研书的内涵,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C.人们偏爱功利性书籍,对文化内涵颇深但实用价值不高的作品置之不理。
    D.使社会大众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社会越来越危险。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浅阅读会使读者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不能汲取真正的营养。
    B.要培养人们深刻思考和探索的习惯,读书还是要提倡慢节奏,慢速度。
    C.浅阅读之所以盛行,根本原因是电子书价格便宜而又十分方便。
    D.当人们兴趣点来回跳跃,思维不再连贯,思考不再深入,“知识分子”往往会成为“知道分子”。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量信息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B.在网络时代,出版界如果完全回避读者昀浅阅读倾向则难以生存,但一味迎合也不是最佳选择。
    C.在流行读物中增加思考的深度,提高其知识含金量,是读者与出版界互相提升的许多办法中的一种。
    D.作为读者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互动的优点,也要警惕它的泛滥与浅薄,不应放弃传统的阅读。

【参考答案】
    1.D
    【解析】“……社会越来越危险”不是阅读方式的弊端,而是文中有关专家预测的实用主义风气危害的一个信号,其余可参见第一段。
    2.C
    【解析】“价格便宜”与“十分方便”不是根本原因,只是首要原因。A.参见第四段,B.参见第四段,D.参见第六段。
    3.C
    【解析】“互相提升的许多办法中的一种”有误。参第十一段,原文是“只有这样,读者与出版界之间才能互相提升”。“只有……才”,必要条件,舍此无他,别无选择,“许多办法”显然与原文不合。A参第一段,B.参第十段,D.参第十三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