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

发布时间:2022年9月9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6573浏览:

【原文】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当是时,帝初政,锐意事功,命令四出,贵近或预密议。会诏百官言事,大昌奏曰:“汉石显知元帝信己,先请夜开宫门之诏。他日,故夜还,称诏启关,或言矫制,帝笑以前诏示之。自是显真矫制,人不复言。国朝命令必由三省,防此弊也。请自今被御前直降文书,皆申省审奏乃得行,以合祖宗之规,以防石显之奸。”又言:“去岁完颜亮入寇,无一士死守,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惟李宝捷胶西,虞允文战采石,实屠亮之阶。今宝罢兵,允文守夔,此公论所谓不平也。”帝称善。
    进秘阁修撰,帝劳之曰:“卿,朕所简记。监司若人人如卿,朕何忧?”兼中书舍人。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况自修塔之后,潮果不啮岸乎?”寝其命。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祭酒。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兼给事中。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守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坐削两官,降本军副将。累迁权吏部尚书。言:“今日诸军,西北旧人日少,其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不宜轻听离军。且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既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会行中外更迭之制,力请郡,遂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迁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寻奉祠。绍熙五年,请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节)

【问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近或预密议    预:参与
    B.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    策:鞭策
    C.逢原由是坐削两官    坐:入罪
    D.今率三年辄补外    率:大致,一般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如此,则法伸乎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卿,朕所简记    为仲卿母所谴,自誓不嫁
    C.守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D.其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    而记游者甚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大昌重视朝纲,仗义执言。他提出皇帝亲自授与的文书,都要经由省署的审核上奏才可以施行,并为李宝、虞允文二人所受待遇感到不平。
    B.程大昌知人善任,见识卓远。他希望将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留在衙内不要派遣补外,凋萎补外不能发挥这些人的长处,一旦国家有征伐,无人选用。
    C.程大昌尊重事实,体察民情。他认为僧寺既已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到百姓头上是不合理的。
    D.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师武因为未得到帅符不肯出征,由于事情紧急,程大昌写信命令师武讨伐。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6分)
    译文:
    (2)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B(策:记)
    5.C,连词,均表原因。(A项,连词,那么/连词,却;B项,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与“为”呼应,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D项,助词,放在后置定语的后面,相当于“的”/助词,相当于“……的人”)
    6.D(漕司传檄统制裴师武讨伐乱军,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不能命令。)
    7.(1)现在如果各方审理案件依例拟议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主上审察罪犯确实可以赦免就赦免他。(6分,“狱”“例”“贷”“有司”各1分,句意2分,“贷”译为“宽恕”亦可)
    (2)为什么刚开始按照有才略武艺的(标准)选拔他们,而到最后把他们像凡夫一样地抛弃呢?(4分,“奈何”“林武”“庸常”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他十岁就能写文章,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及第。孝宗继位后,迁为著作佐郎。这个时候,皇帝刚刚秉政,锐意建功立业,诏令四出,贵戚近臣有时要参加密谋。正逢皇帝召集百官言事,大吕上奏说:“汉代的石显知道元帝信任自己,就先请下夜间打开宫门的诏令。有一天,他故意在夜间回来,声称皇帝的诏令打开宫门,有人说他假藉皇帝的诏令,皇帝笑着拿出先前的诏令给告发的人看。从此石显真的假藉皇帝诏令,别人不再说话.我朝的命令一定要经过三省,就是为了防止这种弊端。我请求从今以后皇帝亲自授与的文书,都要经由省署的审核上奏才可以施行,来准合祖宗的法度,防止石显的奸谋。”又说:“去年完颜亮入寇,没有一个士兵死守,可是兵将至今记功不休。只有李宝在胶西作战告捷,虞允文与敌兵在采石交战,二人实际上斩断了完颜亮的路径。现在李宝罢兵,虞允文镇守夔州。舆论认为这有失公平。”皇帝称赞说好。
    晋升秘阁修撰,皇帝慰劳他说:“你,是我记在简策之上的。如果主管监察的官吏人人都像你,我还有什麼忧虑呢?”兼任中书舍人。六和塔寺僧自认为镇伏江潮有功,请求皇帝降命把已置办的田产赏赐给他们并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大昌上奏:“僧寺既已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到百姓头上,为什麼要答应他们呢!而且自从修塔之后,江潮果然就不再侵蚀堤岸了吗?”皇帝中止了降命。大昌权领刑部侍郎,升任侍讲兼国子祭酒。他说道:“刑法用以止罪,没听说纵容罪犯为仁道。现在如果各方审理案件依例拟议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主上审察罪犯(确实)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这样,就可使法律在下面得到伸张,而仁道归於主上了。”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兼任给事中。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容部下殴打百姓,守帅辛弃疾因为上述情状徙帅江西。大昌於是极力辩说“从此屯戍州郡,不再可为了”!逢原因此削减两官,降为本军副将。大昌累迁权吏部尚书。说道:“现在的诸军。来自西北地区的旧人日见减少,他们子孙中身体强健的,应当教给他们战法,不应该轻易听任他们离开军队。而且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祖宗不只是用来预备宫中警卫,南征北战,禁卫军都曾冲在最前头。现在一般经过三年就要补以外任,用非所长,即使有征伐之事,也没有人得到选用。为什么刚开始按照有才略武艺的(标准)选拔他们,而到最后把他们像凡夫一样地抛弃呢?希望将他们留在衙内不要派遣。”
    正值施行中外官轮换的制度。(大昌)坚持请求到郡县作官,于是离开朝廷担任泉州知州。汀州逆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他作战而死,闽部受到很大震动。漕司传檄统制裴师武讨伐乱军。师武因为未得到帅符不肯出征,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他说:“事情很急,如果将帅责怪你,你可以拿我的信自辩。”适逢这时候,贼兵正谋划攻城,他们先派遣间谍内披鎔甲纵火作内应。正赶上师武的军队赶到,又抓住了间谍,贼兵于是散去。大昌升迁建宁知府。光宗继位以后,调任明州知州,不久担任奉祠一职。绍熙五年,他上书告老,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庆元元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谧号文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