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清明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史达祖文章ID:69191浏览:

【原文】
    杏花天·清明
    【南宋】史达祖
    软波拖碧蒲芽短。画桥外、花晴柳暖。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觉芳情较懒。春衫瘦、东风翦翦。过花坞、香吹醉面。归来立马斜阳岸。隔岸歌声一片。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前两句写景由近及远,词人以画桥为参照点,眼前足柔波碧绿,蒲芽尚短;远处则花儿盛开、柔柳披拂。
    B.上片后两句词人由对眼前之景的描写过渡到主观感受陈述:想是因为今年清明节气较晚便,使觉花事嫌“懒”。
    C.下片前两句写春风尚带寒意,马上的词人“春衫”单薄,感觉有些冷;但行经花坞时,被风中的花香熏醉。
    D.下片后两句写远道“归来”的词人驻马河岸,望着夕阳西下的河对岸,烟柳画桥中,只听得笙歌一片。
    E.本词描绘的足清明时节色彩明丽之景,但在这样的情境中,骑马“归来”的词人内心却充满落第的惆怅。
    15.请具体分析本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4.CE(C项,春风显尚带寒意,但骑在马上的词人早就脱去了臃肿的冬衣,并未觉得冷,且上片有交代这是“晴”“暖”之时;E项,综合全词的“晴”“暖”.“醉”等可知,作者并未抒发落第的惆怅。)
    15.艺术手法:借代、拟人。软波拖碧,“碧”本意指美玉,这里代指绿水,“拖”赋予碧波以人的情感,形象表现了绿波荡漾的情景。通感。“花晴柳暖”,晴暖以触觉写视觉。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写春景的可爱宜人。寓情于景。通过写春景的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每点1分)
    思想情感:春游之乐和对自然的热爱。(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