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为大湾区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 】的支撑。大桥未开通之前,由于珠江口的天然阻隔,香港对珠江西岸的产业辐射能力有限,珠江东西两岸经济发展存在【 】。而大桥开通后,香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将从原先的向北、向东,【 】地向西延伸。有研究机构测算,珠三角城市与香港的陆运距离每减少1%,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外资投入金额能分别增加0.2%和0.7%。就广东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加快香港的金融资本、人才和先进经验向珠江西岸集聚,让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而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天南明珠一线连。【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站在珠海滨海大道上,远远就能望见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 ),正如珠江口老渔民所熟知的一句谚语,“开船要趁涨潮”。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三地深化合作大势已成,珠江口岸将书写新的繁荣传奇。
【问题】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港珠澳大桥开通,为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B.港珠澳大桥开通,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C.港珠澳大桥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D.港珠澳大桥开通,为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设计,其寓意是“一地三通,如意牵手”
B.按照“如意”造型设计口岸外形,其寓意是“一地三通,如意牵手”
C.按照“如意”造型设计口岸外形,“一地三通,如意牵手”是其寓意
D.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设计,“一地三通,如意牵手”是其寓意
19.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可或缺 千差万别 循序渐进 如火如荼
B.至高无上 天壤之别 水到渠成 日新月异
C.不可或缺 天壤之别 水到渠成 如火如荼
D.至高无上 千差万别 循序渐进 日新月异
【参考答案】
17.B(A项“让建设……成为……”句式杂糅;C项“己……无限的可能”前后矛盾;D项“给……建设成为……”搭配不当。)
18.A(A项“口岸外形”“其寓意”分别与前一句构成顶针式衔接,“其寓意”又与下一句开头“正如”构成主谓搭配,故语气贯通。B、C项“口岸外形”后置不能与上句末“口岸”构成顶针式衔接,C、D项“其寓意”后置不能与前句句意构成顶针式衔接)
19.C(“不可或缺”形容不可缺少、非常重要,“至高无上”形容权力极大、地位极高,所以第一处填“不可或缺”。“千差万别”形容差异类别多,“天壤之别”形容差异程度、水平极大,所以第二处填“天壤之别”。“循序渐进”形容按计划、次序进行,“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就自然成功,香港向西岸发展是被吸引的,不是预先安排的,所以第三处填“水到渠成”。“如火如荼”形容气势、场面正旺盛热烈,“日新月异”形容面貌变化迅速,前者偏重形容过程,后者偏重形容结果,语境有“建设”正在进行的暗示,所以填“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