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 )。
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 】,发人深省,以古老的智慧为人们撑起一片心灵绿荫。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逞口舌之快时,常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亦须返本开新,与时俱进。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书院不只是存放在博物馆里【 】的陈列品;它更应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谱写着历史的印记,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目前,各地书院正进行着【 】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网络传播……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书院日益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 】,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问题】
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年轮谱写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B.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
C.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D.年轮谱写着历史的乐章,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在书院传承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涵养着。
B.书院传承着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亦涵养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C.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书院涵养着,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传承着。
D.书院涵养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亦传承着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醍醐灌顶 美不胜收 形形色色 去伪存真
B.醍醐灌顶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去芜存菁
C.振聋发聩 美不胜收 形形色色 去伪存真
D.振聋发聩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去芜存菁
【参考答案】
17.C(原句有两个语病:①搭配不当,谓语动词“谱写”与宾语“印记”不能形成搭配;②语序不当,三句的顺序应遵循从古(“历史的印记”)到今(“时代的养分”“生命的活力”)、由因(“历史的印记”“时代的养分”)到果(“生命的活力”)的逻辑。A项有第①种语病,B项有第②种语病,D项有第②种语病。)
18.B(为了语言文字的连贯,本段材料谈论的对象应保持一致,“书院”更佳,可排除AC两项;从上文看,“文脉国脉相连”,先说“传统文化”再说“民族精神”才能保持一致,故排除D项。)
19.D(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头脑糊涂的人。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去芜存菁: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去伪存真:辨别假事物,保留下真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