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能够骗过你的眼睛,当你发现真相后▲。中科院发表研究论文,揭开了复杂的视觉错觉的▲。研究人员探索了真实光流运动向错觉光流运动转化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视觉错觉,对于大脑来说却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觉,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物理输入和大脑视皮层感知之间的不一致,是人类大脑通过复杂的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海量神经计算而产生的。人们注视某个图片中心的黑点,(▲),然而事实上圆环并没有任何物理转动。这种整体运动视觉错觉感知的强弱,与构成图形的局部细节密切相关。虽然错觉广为人知,但它在大脑中是如何产生的脑神经编码机制▲,有待全部解开。
视觉错觉现象是好是坏?科学家认为,由于视觉错觉图形在自然界条件下极少存在,对人们的影响▲,因此这种现象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只是视觉系统基本运作方式的本能体现。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茅塞顿开 冰山一角 莫衷一是 不足挂齿
B.茅塞顿开 九牛一毛 莫衷一是 微乎其微
C.如梦初醒 九牛一毛 错综复杂 不足挂齿
D.如梦初醒 冰山一角 错综复杂 微乎其微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
B.研究人员对错觉信息转化机制的阐明,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过程,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原理。
C.研究人员对错觉信息转化机制的阐明,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原理。
D.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该机制的阐明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B.图片远离或靠近头部,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C.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D.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以被明显感知,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参考答案】
17.D(如梦初醒: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语境指从错觉中醒悟,应选“如梦初醒”。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据语境“揭开”“复杂”,应选“冰山一角”。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语境没有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之意,应选“错综复杂”。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语境无不值得一提之意,应选“微乎其微”)
18.C(A项搭配不当,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研究人员”“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的主语应是“机制”。B项句式杂糅,可以删去“过程”和“原理”。D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原理”)
19.A(B前一句主语与前文的主语“人们”不一致;C“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与下文衔接不紧密;D前一句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后一句与下文衔接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