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观即人们对质量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和总体反映,它是随着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2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0039浏览:

【原文】
    质量观即人们对质量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和总体反映,它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对质量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不同的经济发晨阶段,对质量的理解和要求也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质量观。
    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并不清晰,质量管理专家给出的质量定义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他认为“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样就将质量问题转換成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问題,这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的质量即只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而不管消费者有什么需求和意见。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质量是产品的适应性(Fitness for use),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任何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产品标准,也不是好的质量,这是人们首次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在更为关注需求的质量观念下,好的质量就是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不同,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期和情况下对同一产品的质量也具有不同的期望,而且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会不断上升。因此,在这种质量观下,质量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动态概念,在其指导下的质量活动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跟踪消费者的需求,永无止境地进行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生产能够满足消者需求的产品。从关注生产方的质量观转变到关注需求方的质量观,这是质量观的一次转变。
    质量观的这次转变并没有改变质量的定义对象,质量观及质量活动的本质还是国绕着产品来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质量的定义对象逐渐从产品扩展到服务、过程、组织和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意組合,质量的外延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此时,人们普遍接受的质量观是:质量是指产品服务或使用过程中对顾客需求的适应性,即“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这一观念强调质量工作不仅是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要抓组织的质量、体系的质量、工程质量和人的质量等,甚至后者的作用更重要,要求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全员、全过程、全面管理,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要求所有管理职能部门强化质量意识,进行质量责任的考核,形成企业内部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闭环式的全面质量管理。其指导下的质量活动强调“三全”管理:全面的质量,不限于产品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全过程,不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质量环节的全过程;全员参与,不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加,质量第一,人人有责。由关注产品的质量转变到关注组织的质量,这是质量观的又一次转变。
    (摘编自杨幽红《质量观是质量管理创新的原动力》)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质量行为有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质量观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B.“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个观点仅仅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
    C.从用户角度来理解质量,好的质量是指产品既要达到规定要求还要满足顾客需要。
    D.不同时期和情况下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质量有不同期望,故而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质量观的两次变化来论证质量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属于事实论证。
    B.文章将质量观的两次转变进行了类比论证,明确告知读者二者的不同之处。
    C.文章的论述过程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质量观的变化。
    D.文章的论证结构非常完整,首段起到了总领作用,二、三段围绕首段展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质量观的第一次改变,质量观在第二次改变时,质量的内涵有了变化。
    B.社会不断发展必定会使质量的外延和内涵无限度进行扩展,甚至扩展到人的质量。
    C.在质量观第一次发生转变后,人们都能接受的质量观是“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D.对质量的全面管理,不只是管理产品质量,还有服务质量或工作质量等广义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2.B
    3.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