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问题】
(1)比较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意境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异同。(5分)
答:【 】
(2)清朝学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同意吗?请联系诗歌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
【参考答案】
(1)意境上,李杜的诗句都展现出一种原野一望无际,大江奔流不息,雄浑壮阔的高远境界。(1分)李白的飞舟瞥视,描绘长江两岸景色,写江水奔腾直泻,(1分)表现的是诗人喜悦开朗欢快乐观的心情,扑面而来的是自由奔放、神采飞扬的朝气(1分)。而杜甫却是驻舟远视,在涵盖乾坤的壮阔描写中(1分),表现的是诗人的寂寞孤独,反衬的是诗人“我”的渺小、飘零的悲苦之情,雄浑之中见苍凉见沉郁(1分)。
(2)同意。因为这首诗歌前面六句都是写路途之景,表现的是作者出外的喜悦高兴之情,(2分)最后两句写的也只是告别故乡,全文没有一字写朋友送别,自然也没有常见的送别朋友的离愁别绪的伤感。(2分)(不同意。因为题目的“送别”是用拟人的手法,把养育自己的故乡当做朋友在我要离别的时刻,恋恋不舍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诗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最后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因此送别两字不可删。)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