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性常先生传

发布时间:2023年2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王阳明文章ID:71320浏览:

【原文】
    王性常先生传
    【明】王阳明
    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山,有道士夜投宿,性常异其气貌,礼敬之曰:“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道士曰:“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与语达旦,因授以筮法。
    且为性常筮之。曰:“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性常以母老有难色,道士笑曰:“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遂去。
    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性常谓之曰:“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后伯温竟荐性常于朝。洪武四年,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七十而齿发精神如少壮。上问而异之,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弗靖,遂擢广东参议往督兵粮。
    谓所亲曰:“吾命尽兹行乎?”致书与家人诀,携其子彦达以行。至则单舸往谕,潮民感悦,咸叩首服罪,威信大张。
    回至增城,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则厉声叱骂之。遂共扶舁之而去。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性常亦骂不绝声,遂遇害。
    时彦达亦随入贼中,从旁哭骂,求死。贼欲并杀之,其酋曰:“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与之食,不顾。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始备上其事,得立庙死所,录用彦达。彦达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簏衣恶食,终身不仕。
    性常之殁,彦达时年十六云。
    (选自《王阳明全集·卷六·世德记》)

【问题】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常尤善识鉴    识鉴:相面看人
    B.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    造:拜访
    C.未几,潮民弗靖    靖:平安
    D.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    鼓噪:鸣鼓呐喊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性常放达忠贞的一组是
    ①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②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③亲策治道,嘉悦其对
    ④至则单舸往谕
    ⑤则厉声叱骂之
    ⑥遂共扶舁之而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位道士遇到性常,因两人说话投机,道士就把卜筮的方法传授给他,并给他算了一卦,得知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就离开了。
    B.性常对处于低微地位的刘伯温寄予厚望,肯定他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要求他在成功之后,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王性常。
    C.性常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刘伯温的举荐被召到京师,收到皇上的器重,被授予兵部郎中,后又提升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劝降了叛乱的潮民,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
    D.性常在增城时遇到海寇偷袭,被海寇扣留,海寇请求他做他们的首领,遭到性常的断然拒绝,性常为此厉声训斥,大骂不已,遭到海寇的残忍杀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2)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3)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参考答案】
    10、C(靖:被平定)
    11、B(③是皇上对他才能的赞许⑥是说海寇把王性常用木杖抬着离开增城。)
    12、A(“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不是因“卜筮”而得知,从“吾固知之”可判断)
    13、⑴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4分。大意1分,当、终、从各1分)
    ⑵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4分。大意1分,悯、缀、归各1分)
    ⑶以后成功了,希望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4分。大意1分,幸、见、累各1分)
    【参考译文】
    王纲,字性常,还有一字为德常,弟秉常、敬常,都因文学而知名于世。性常尤其擅长相面看人,文武双全。年少的时候,和永嘉的高则诚、同族的元章关系不错,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当时的人们都不理解他们。
    元末的时候,曾带着母亲到五泄山去逃避兵祸,有一位道士晚上前来投宿,性常对他的气质和面貌很惊异,很尊敬地对他说:“先生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请把你的姓名告诉我。”道士说:“我是终南山的隐士赵缘督。”和他说到第二天天亮,于是道士传授给他卜筮的方法。
    并为性常算了一卦。说:“你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性常因为有老母需要赡养,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道士笑着说:“你和凡俗的缘份还没有割断,我本来很清楚。”于是就离开了。
    诚意伯刘伯温地位低微的时候,常常去拜访他。性常对他说:“你确实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然而看你的面貌稍有不称心如意的地方,应该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我的爱好在于山水之间;以后你成功了,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后来刘伯温终究还是在朝廷上举荐了性常。洪武四年,按文学科优秀人物的身份召到京师。当时,性常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是牙齿、头发和他的精神面貌就像少壮年一般。皇上向他询问了一些情况,感到很奇异,亲自又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对他的回答很满意,拜他为兵部郎中。没多久,潮州老百姓的叛乱没有被平定,于是提升他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
    他对自己的亲人们说:“我的性命就在这次远行中终结了吗?”于是写信和家人告别,带着他的儿子彦达一同远行。到了之后就驾着一只小船前去劝降,潮州老百姓都深受感动,都低头认罪,他从此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回到增城以后,遇到海寇曹真前来偷袭,海寇鸣鼓呐喊突然赶到,堵住性常乘坐的船只,请求性常做他们的统帅,性常向他们讲明叛逆归顺的祸福利害,可海寇不听从,于是先生厉声训斥他们。海寇把先生用木杖抬着离开了增城。贼寇专门为性常设立了位子让他坐,每天围着参拜,不停地请求他做他们的统帅。性常对此大骂不已,于是遭到贼寇的杀害。
    当时彦达也跟随着来到海寇的营中,他在旁边哭骂着,只求一死。贼寇打算把他一块杀掉,可贼首说:“父亲忠诚,儿子孝顺,如果杀了他不好。”后来给他饭吃,他看都不看。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才详细地把这件事呈报给朝廷,朝廷在他死去的地方建立了祠庙,并把彦达录用为官。彦达很为父亲因忠诚而死感到悲痛,一直亲自种地来养活母亲,粗衣淡食,终生没有做官。性常去世的时候,彦达当时才十六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