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追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年代,中华文明不能算是最早的

发布时间:2023年2月1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1623浏览:

【原文】
    如果追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年代,中华文明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不是互相灭绝,而是互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多元一体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完整性而没有被打破。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
    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印度佛教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表现在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等等许多方面,而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便出现了禅宗,禅宗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鸦片战争之后,在救亡的呼声中,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介绍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的方针,便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变化。此后,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科学技术的层面到政治、人文层面的深化过程。废科举、兴学校,留学、办报,种种新的事物迅速出现,形成一种新的时代潮流,促使中华文明继续前进。
    然而,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周围的天然屏障,一方面保护着中华文明较少受到外族的入侵而能够独立地连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可惜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实现了近代化的转变之后,中华文明急需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发展自己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却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步自封,丧失了历史机遇,遂使中华文明逐渐被排斥到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之外,并处于落后的地位,甚至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一切有识之士的种种呼号与努力,无非以此为中心。直到今天,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仍然是尚未完成的历史任务。打开大门,是在保持自己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走向世界,是带着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之中。
    文化的馈赠是双向的,是一种极富活力和魅力的文明交融和创新的活动,各个民族既把自己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乐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尊重别人的选择,决不强加于人。馈赠和接受的过程是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馈赠和接受的结果是多种文明互相交融、共同发展,以形成全球多元文明的高度繁荣。因为不同的文明本来就各具本色,吸取外来文明的内容、分量和方式又不相同,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回顾历史,汉唐人对外来文明的开放胸襟与拿来为自己所用的宏大气魄,使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便是文化馈赠的很好表现。
    当今社会,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到来的,既不是单一的全球文明,也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自主、馈赠,以及多元文明的繁荣。这种新的文明生态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必能抓住这个历史的机遇,实现伟大的复兴,在世界未来的文明进程中再现自己的辉煌,并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节选自袁行霈《文化的馈赠》有删改)

【问题】
    7.下列关于“中华文明”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世界其他几个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虽不是最早的,但却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
    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从建立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分支分裂出去。
    C.中华文明逐渐被排斥到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之外是由于清朝统治者却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步自封。
    D.中华文明的出现、确立和繁荣,是中华文化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
    B.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一直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
    C.文化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决不强加于人,要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D.因为不同的文明本来就各具本色,吸取外来文明的内容、分量和方式又不相同,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有可能是千姿百态。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作者的观点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融合,没有断层的历史,虽然中华民族历经两次异族统治,但是依然可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B.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一切有识之士的种种呼号与努力,都以此为中心。
    C.中华文明和外界文明有过多次接触,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营养,盛唐气象的出现,于这种态度有分不开的关系。
    D.只有保持自己民族优良传统并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之中。

【参考答案】
    7.D。无中生有,原文讲的是“多元文明的繁荣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8.C。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主语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B项时间范围错误“一直”应该改为“一段时间内”,原文在第二段第三行“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D项“可能”错误,原文是肯定语气,在第五段说“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
    9.B。时间的界定范围错误,原文说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一切有识之士的种种呼号与努力,无非以此为中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