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要咱的萝卜

发布时间:2023年2月22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赵长春文章ID:71697浏览:

【原文】
    总有人要咱的萝卜
    赵长春
    已经转了好几条街道了,每条街道的饭馆都不要我们的萝卜。
    每到一家饭馆前,父亲就停下架子车,把我抱到车子上,车子上是满满的白萝卜,上面盖着一条麻袋。
    父亲又从一家饭馆里出来了,把我抱下来,再拉着架子车向前,边走边喊,“萝卜!萝卜!水灵灵的大白萝卜!”我尽力帮父亲推车子。我已经有点饿了,可是还没卖出一个萝卜。我倒是已经吃了两个生萝卜。
    从家里到县城,有20多公里路。父亲一早就起来,没有惊动弟弟们,只对我说要领我进城卖萝卜。进城是令人向往的事情,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进城。
    满满的一车萝卜,父亲拉着,我推着,母亲送到村口,看我们走了好远,才回去。
    我没有多大的力气。每到下坡,父亲便把我抱到车上,拉着车轻快地向前小跑。已是深秋的天气,父亲的棉布衫在凉凉的晨风中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
    又转了一条街,又从一家饭馆出来后,父亲仍是梗着脖子拉起车,“萝卜!萝卜!水灵灵的大白萝卜!”
    那家饭馆的师傅跟出来,“再添一分你卖不?”
    父亲头都没有回,只管拉着满满一车萝卜向前走,“萝卜!萝卜!水灵灵的大白萝卜!”
    我走不动了,说:“干脆便宜卖了吧?”
    车子停了,父亲回过身来,抱起我,擦擦我脸上的汗水说:“总有人要咱们的萝卜!”
    我们就继续转下去,一条街道又一条街道、一家饭馆又一家饭馆地出出进进。父亲一直高声地吆喝着,梗着脖子向前走!
    也正如父亲所言,有家职工食堂最终买下了我们的全部萝卜,并且二毛钱一公斤,很不错的价儿。走过新华书店时,父亲给我三毛钱,让我买本连环画,记得是《东海美人鱼》……
    许多年过去了,父亲梗着脖子拉车向前的形象,仍然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像是一张永不褪色的黑白照片。
    原载《新青年》1997年

【问题和参考答案】
    一、试分析文章中父亲的形象。6分(任意三项得6分)
    【答案】
    1.吃苦耐劳。到县城20多公里的路,父亲毫无怨言的拉着一车萝卜进城,一道街一道街,一个饭馆一个饭馆地进出。
    2.有韧性,坚定。我都已经饿了,吃了两个萝卜了,有人都追着便宜买了,我都开始劝父亲便宜卖了吧,父亲认为:总有人要咱的萝卜的。
    3.爱家人。早上不惊动弟弟们;虽然拉着架子车很重,但父亲一到下坡就把我抱上车,每进一家饭馆也把我抱上车;又不惜花钱给我买连环画。
    4.不擅言辞。卖萝卜时就一句不变的吆喝,饭馆老板追出来时,也不说话,只管向前走,面对“我”的劝说,就一句话,总有人要咱的萝卜。
    二、文章结尾处,“我”说“许多年过去了,父亲梗着脖子拉车向前的形象,仍然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像是一张永不褪色的黑白照片”。试分析“我”记住了父亲的什么?6分
    【答案】
    1.记住了父亲担负家人生计的辛苦。“梗着脖子拉车”,拉的很吃力、很辛苦。
    2.记住了父亲的坚韧。再重的车,只管向前。
    3.记住了父亲深沉的爱。不说话,只是任劳任怨的拉车,拉着家人儿女的生计和希望向前。
    三、为什么父亲不肯便宜卖掉萝卜?4分(任意两项得4分)
    【答案】
    1.很辛苦。种萝卜,再把萝卜拉到城里很辛苦,所以十分珍惜,不肯低价卖。
    2.很自信。父亲坚信自己种的萝卜品质非常好,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3.对家人的爱。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改善家人的生活。
    四、如果文章题目名为“卖萝卜”是否恰当?为什么?(5分)
    【答案】
    不恰当。因为“卖萝卜”这件事是文章的形,而“总有人要咱的萝卜”是文章要表达的“神”,所以,以“总有人要咱的萝卜”更能体现文章要表达的主旨。而且“总有人要咱的萝卜”用父亲自己的语言表现了父亲坚韧的性格,也是父亲对自己改变境遇的激励和对我失望情绪的安抚。
    拟题:安阳县教体局 李芬利
    内容提供: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 赵长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