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配偶

发布时间:2023年3月7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斯蒂芬·麦克勒文章ID:71905浏览:

【原文】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
    “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
    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邓菲尔德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问题】
    16.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17.文章多次提到两人“相像”“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8.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9.这篇小说的结局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好,请对其作一探究。(4分)

【参考答案】
    16.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2分)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2分)
    17.强调了两人的“相像”“一致”。(1分)①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1分)②呼应标题,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1分)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1分)
    18.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相亲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这一特点;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等语句,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我”想离婚就可以看出。(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
    19.这样的结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
    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论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