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捡漏
赵长春
①黄明孺喜欢逛古玩市场。
②他不搞收藏,就是喜欢看,转,浸漶在老字画、老器物的气息里,十天半月得走一趟,南天门广场。
③南天门,俗称,袁店古镇的南门。当年防匪,镇有寨墙,开有四门。南门出来,是高埠,上走,故曰“南天门”。如今,寨墙早无,城河干涸,空留地名。那场地当年是老窑场、老钱庄、老门脸,老辈人说能吸古气,现在成了古玩聚散地。小归小,也有好货,看你识不。
④黄明孺眼毒。他能捡漏。一碗,一竹,一绢,都能读出味道,品出文史。他看准的,一般不假,还总能买回来。黄明孺说,运气,缘分,不一样,如两个同时代、同款识的物件,看似没有差别,细究,各有讲说。遇上了,对眼,就带回家,把玩一番;不喜欢了,缘尽,再出手。他说,捡漏,可取不可求。不着急,永远有好东西,在等你。
⑤与他人相比,黄明孺去南天门,带着现金,就在腰包里,掖在衣服下,贴着肚腹。他带手机,就是用来接打电话,很少扫码支付。人们嫌烦琐。他一笑。
⑥黄明孺带现金去南天门的时候,多是看准了货品。五千元的物件,他就带四千六七。再晃悠到那家摊位前,指定瞅中的东西。摊主看是他来了,就想加价。黄明孺一下子就说到了摊主想要的价位上,再亮钱。
⑦“我是真喜欢。可是没有太多的钱;再说,我欣赏完了,就出手了,还可能转到你这里。就这,你少赚一二百,给我留点回去的酒钱。我买到喜欢的物件,总要喝几口,邀朋友共赏……要不,你也跟我回去,咱一起喝?”他晃着手里的钱。
⑧黄明孺多是这个方法:钱有压力,能把对方的坚持压垮。
⑨也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对支付宝的数码有些漠然,对摆放在眼前的真切的人民币还是热情,就动了出手的心思。
⑩“那好吧,给你,黄老板!”摊主反复看黄明孺的目光,再看那一叠实实在在的钱,就与他实实在在击了一掌,成交。“反正我的支付宝关联着老婆子的银行卡,嘿嘿……”
11哈哈,四围的人们也就跟着笑了。
12笑过,走人。再一会儿,摊主醒过神,不若给出价四千九的那人,虽然用手机支付。些许悔意在心里,也不表露出来。
13也有不成交的,黄明孺就把钱收起,数准了,再递给摊主,“这样吧,我钱亮出来了,就不能带身上了,来往路上怕不安全。就存你这里,要是你的货想给我了,钱是你的,物是我的;要是你给了别人,下次逢集,我来,钱还是我的,不要你利息。”
14这一招,也有学问。黄明孺的爷的爷,当年在南天门上露富,出手两根金条,没有做成生意,回去路上,就在河滩里,被劫杀。
15那个年代,嗨!土匪多着呢。罗汉山,猴头山,丰山,黄明孺目光轮着袁店镇周围的山,说。
16现在,好。多好!吃好,喝好,玩好,心情好,就活得好……
17说是这样说,黄明孺到底是吃苦过来的人,即便在南天门捡了个大“漏”,依然珍惜万物,心疼东西,不过是喝羊汤时多加十块二十块钱的肉,多来一个火烧。
18吃着,品着,几个老伙计就对上了话:虽说花钱比以前多了,可是什么都有,不缺,想要啥就有啥,好;政策也好,不种地不缴粮,还给补贴,好;现在的小孩儿们啥都好,一生下来掉在糖窝里,要是知道珍惜、记恩,就更好……
19说着说着,就扯到了手机,扯到了花钱,说小孙子以为钱就在手机里,一扫,就能有好东西;不像真切的钱,一百块钱,换开,一两天就完了,花一点,总感觉少一点,心疼;现在,好像就是个数字,没有那种感觉了,说花就花。哈哈!
20吃罢,说罢,黄明孺总要来到鱼市,买些活腾腾的小鱼,出镇,沿河走。走到僻静处,将鱼苗儿倒入袁店河中。手挥挥,走吧,赶紧走吧,到白河,到长江去。袁店河通着长江。
21鱼是人类的祖先。我们都是从水里来的。这一点,黄明孺特别执著。
22黄明孺还有句话,为自己的执著注解,就咱这袁店河,营养了多少人,敢没有水?!
23——每年三月,黄明孺总要自费购买不少树苗,在南天门广场上任人自取,回去种,田头,房前,河滩,山上,都中。
24人们说,他捡漏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
25也不知道真假。
(原载《小说月刊》2020年第4期)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作者以“捡漏”为题,可谓匠心独运。结合小说内容,试分析其妙处所在。(3分)
【答案】①作者以“捡漏”为题,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出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②“捡漏”作为古玩市场的专业术语,给作者引出小说的主人公黄明孺做铺垫。
③作者围绕着“捡漏”,形象鲜明地体现出黄明孺对古玩的喜爱以及其性格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题目的作用
2.结合小说,试简要分析黄明孺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①热衷古玩。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去古玩市场转转,享受着沉浸在古字画、古器物的环境中。
②经验丰富,一身本领。他在挑选古玩时眼毒,从不打眼。面对自己喜欢的古玩采用合适的“捡漏”购买到自己手中,黄明孺在购买古玩时用现金,激发起卖家对现金的热情。
③热爱自然,珍惜万物。黄明孺珍惜粮食、爱护袁店河,把自己捡漏的钱都花在了这方面。
④勤俭节约,幽默风趣。黄明孺不喜欢小孙子用支付宝乱花钱,经常感叹现在的小孩要是能知道珍惜、记恩会更好。他与人交流时风趣幽默,时常哈哈大笑起来。
⑤保护环境,热爱故乡。袁店河的水滋养着一代代的袁店河人,作为袁店河的一员,应当保护袁店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
3.小说第⑤段中,作者所运用的对比和动作描写,有何作用?(3分)
【答案】①作者用“掖”和“贴”二字,生动形象地体现出黄明孺对自己身上所带钱的重视。
②作者进行这样的一番描写,可以看出黄明孺不喜欢采用支付宝支付方式,从侧面反应出黄明孺的年龄大,经历过苦难,节制消费、理性消费的理念。
③作者的动作描写,为下文描述黄明孺采用金钱交易并激发起卖家对金钱的热情,以及进一步描述他勤俭节约、珍惜万物的性格特征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作者所运用写作方法的作用
4.有学生认为黄明孺老人太老套,新时代还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消费。也有学生认为黄明孺老人让人们开始发现当今社会无现金支付的弊端,开始转变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对此,你有什么样看法?(5分)
【答案】当今社会,支付宝、微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常购物中,支付宝支付可以很好的避免零钱不好找、结算速度慢等问题,催生出网上购物、网络电影、微视频等新事物。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双十一、双十二、618等购物节,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有助于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无现金支付的社会,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购物无节制、超额消费、网络贷、套路贷、网络诈骗等问题频出。我们从支付宝上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的数字,脑子一热,极容易出现不冷静消费,疯狂的买买买。因此,从黄明孺老人身上,我们没有看到网络支付带来的影响,但是他在购物时的节制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值得今天的每一个人学习。
面对无现金社会的弊端,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青少年理财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消费。
(分析无现金消费的优势和弊端,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即可得分。利弊各2分,结论与建议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读者对小小说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联系当下现实社会的判断、分析能力
5.本篇小说的题目换成“支付宝”可以吗?请结合小说说明其原因。(3分)
【答案】本篇小说的题目换成“支付宝”不可以,原因如下:
①“捡漏”是古玩市场的专业术语,本篇小说的主人公黄明孺老人热爱古玩,如果以“支付宝”为题目,则体现不出黄明孺老人喜欢古玩的性格特征。
②“支付宝”只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支付方式,“捡漏”不仅可以反映出黄明孺老人喜欢古玩,而且非常熟悉古玩市场的规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的经验丰富、本领之强。
③作者借用“捡漏”,可以旁交侧击地体现出黄明孺老人勤俭节约,热爱故乡。与今天支付宝支付的无节制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解析】本题考查读者对小说题目含义的理解
内容提供: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 赵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