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母亲

发布时间:2023年3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1991浏览:

【原文】
    1945年的母亲
    1945年8月。
    他是一个邮差,这个时候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在大街小巷不停地穿梭,他无非是在传递两种消息,一种好消息,一种坏消息。传递好消息的时候,他被看做是快乐的知更鸟;传递坏消息的时候,他被当成哭泣的乌鸦。
    他当然喜欢做知更鸟,给人们送去一个个好消息,可是战争年代,噩耗铺天盖地,让他做知更鸟的次数太少了,更多的都是悲惨的消息。比如这一次,他要做的就是乌鸦。
    信是从一个部队寄来的。这种信他见得太多了,大多是战士阵亡的消息。他找到收信地址,一个干干净净的老妇人为他打开了门。
    “大娘,您的信。”他把信递给她。
    “哦,好,谢谢你。”老妇人急切地接过信,却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放到了胸口,紧紧地捂着。好像她心疼这封信跑了这么远的道儿,倦了、冷了,要用她的体温来暖暖它。又或者,她是在祷告吧,祈祷他是一只知更鸟,而不是乌鸦。
    他转身欲走,老妇人却叫住了他,回屋取出好多糖来,往他的兜里揣。“胜利了,胜利了,吃糖,吃糖啊。”她说那些糖都是给儿子一块一块地攒起来的,时刻等着打仗胜利了,他们回来吃。
    她说,“小伙子,俺不认识字儿,你能帮俺念念这信吗?前两次俺儿来的信,我都是让邻居帮着看的呢。”
    他拆开那封信,果然如他所料,这的确是一个噩耗——她儿子阵亡的消息。老妇人望着他,眼神中充满着无限期待,他实在不忍心照实读下去,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杯苦水端给她。
    最后,他还是决定实情相告,他越过了开头的“阵亡通知”四个字,念道:“兹有我部战士王小虎,23岁,黑龙江人氏。自参加部队以来,骁勇善战,杀敌无数……”
    “嗯嗯,是我儿子,我儿子……”老妇人兴奋地喊叫起来,很显然,她把这封信当做是嘉奖令了。
    “我就说嘛,老天爷总会给我留一个的。我一共有三个儿子啊。老大老二上战场,鬼子没杀多少就稀里糊涂地死掉啦。那时候还有老三在,邻居们都劝我,不要让他去当兵了,可是我没听他们的,硬生生地将他赶走了,让他去前线,去杀那帮吃人的狼。”老妇人自豪地说着,“还是俺这老儿厉害,杀了那么多鬼子啊。”
    “嗯,很厉害,他是一个大英雄。”他应和着老妇人。他明明端给老妇人的是一杯苦水,可是老妇人却以为接过来的是一杯糖水。他发起愁来,这个时候如果说出实情,她肯定会承受不住打击的。
    “小伙子,接着念啊。”老妇人催促着他。
    “哦,再没什么了,部队上的人说,等部队整编完之后,你儿子很快就能回来啦。”他撒了谎,因为他讨厌乌鸦,擅做主张,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知更鸟。
    老妇人喜滋滋地把信接过去,折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又放到胸口暖了暖。
    他不知道这个谎言能持续多久,但他想,就算是谎言,也总比绝望要好。只要这谎言一天不被捅破,就能让老人怀揣一天的希望。他并不为自己的谎言感到自责。
    他敬仰这个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而自己却在后方做着一个胆小如鼠的小邮差。她也敬仰眼前这个英雄的母亲,把三个儿子都义无反顾地送往前线去杀敌,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啊!
    这一刻,他很想念自己很多年前去世的母亲。
    忽然,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他甚至有点为这个想法而感到兴奋。
    “大娘,如果您不嫌弃,我能做您的干儿子吗?”“老天,今天这是什么日子啊,双喜临门!”老妇人流着眼泪拥抱了他,“我就知道老天爷不会那么无情……”
    他在老妇人的面前跪下去,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重重地喊了一声“妈”。
    他在心里想,等老人有了依靠再慢慢告诉她真相吧。等他娶了媳妇,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把老太太丢失的亲情都给补回来。要天天吃糖,把以前日子里的那些苦都慢慢地变成甜。
    他拿出一个登记薄,告诉她,还需要签字,以证明她收到了这封信。忘了她不识字,就拿起笔替她把字签了。
    老妇人很惊讶,“你还没有问过我的名字,怎么就签上了呢?”
    他笑了,“我当然知道你的名字啊,信封上不是写着的吗。不过我签的不是那个名字。”
    他说着展开他的登记薄,最下方一个签名栏里写着两个字:母亲。
    (节选自《格言》2014年14期,有删改)

【问题】
    19.1945年8月,单独成段,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试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析。(4分)
    20.下列句子富有特色,请赏析之。(4分)
    ①老妇人喜滋滋地把信接过去,折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放到胸口暖了暖。
    ②他实在不忍心照实读下去,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杯苦水端给她。
    21.你认为签名栏中写的字会是什么?并结合全文说明你的理由。(4分)
    22.假使文中老妇人的亲身儿子并未战死,抗日胜利后还与妇人团聚了。设想那时亲身儿子和老妇人对邮差的态度和结局。(2分)
    2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邮差们在抗日期间十分忙碌,他们无时无刻在传递着消息——好消息、坏消息。他们也是知更鸟和乌鸦,他们做乌鸦的次数太多了,所以腻了,想做知更鸟了。
    B、邮差不想让老妇遭受沉重的打击,更是出于内心的人性的光辉,他隐瞒了事情真相,瞒天过海,撒下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C、“嗯嗯,是我儿子,我儿子……”妇人把信当作了嘉奖令,用反复语气说明当时妇人的兴奋和激动。
    D、“老天,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双喜临门!”其中“双喜临门”喜的是妇人知道自己儿子还在,并且立了战功,还喜又认了个干儿子,老天并不无情。
    E、文章通过对比、比喻、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描写衬托妇人与儿子、邮差对妇人的人性的爱。

【参考答案】
    19答案: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间、背景:依旧处在抗日时期;为下文邮差的行为铺垫;照应文章标题“1945年的母亲”;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0答案: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老妇人对自己儿子在战场英勇杀敌的欣喜;同时也体现了这封信对她的重要性,衬托出老妇人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说明邮差当时十分为难,面对噩耗,他不知道该不该说,体现内心情感的复杂。同时用比喻手法,把噩耗比喻苦水,突出了此消息会对老妇人给予沉重打击;为下文邮差隐瞒事实作铺垫。
    21答案:母亲
    理由:因为此时邮差已经做了老妇人的干儿子,并且文章的线索人物就是老妇人,而老妇人有个重要的形象:母亲。以签字栏中的母亲结尾点明主旨,深化全文。
    22答案:当一切真正大白时,他们会感激邮差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同时老妇人会接受邮差这个儿子,3人幸福生活在一起了。
    23答案:AB
    解析:A中原因分析不当,所以腻了说法错误;B中邮差并未表明瞒天过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