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还是从横向的空间角度看,近代岭南文化在价

发布时间:2023年3月12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2038浏览:

【原文】
    无论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还是从横向的空间角度看,近代岭南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鲜明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精神。
    一方面,近代岭南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功利性特征。早在古代,地处南海之滨的岭南地区,商贸素称发达。处于岭南中心的广州是中国最古老的海港城市,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岭南又因大山阻隔而少受北方战乱和政治风波的干扰,逐渐形成了重利实惠的社会风尚。在这种商业氛围的影响下,岭南的文化人士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是国家的命脉,乃苍生之所依,因而他们的学术视野无不关注到这一领域。从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到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都体现了岭南学者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而岭南地区在明清之际一大批儒商的崛起,更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广州因外贸的刺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意识不断强化和明确化,重商、求利的价值取向更显突出。特别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贸易的进入岭南,进一步助长了岭南人务实求利、经世致用的观念意识。这一特征不仅反映在近代岭南思想家们的思想体系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上,而且也更集中地表现在近代岭南的经济思想之中。事实上,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几种有影响的经济思想皆发源于岭南,几个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家也产生于岭南。从洪秀全、洪仁gān,到郑观应、何启,再到康有为、梁启超,一直至孙中山,均是如此。
    另一方面,近代岭南文化也承续了开拓创新的岭南人文精神。唐代张九龄开创了诗歌的清淡之风,一洗六朝与初唐的脂粉之气;慧能改革佛教,首创南禅的顿悟法门;明代丘濬革新了以明理学为主导的思想,首开政治经济学术方向,“经济理学,兼而有之”;陈白沙创江门学派,与传统理学抗衡,早于王阳明走向心学倾向。到了近代,开拓创新的岭南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和集中体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斗争,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黄遵宪进行的诗界革命,陈澧开创的新的地理、音韵研究方法,如此等等,无一不体现近代岭南文化开拓创新的文化特质。而且,近代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相对于近代整个中国文化思想的封闭格局更显得耀眼和可贵,使得岭南地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精神的发源之地。
    (节选自唐孝祥《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与未来发展对策》

【问题】
    7.下列对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功利性特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岭南文化有重商的价值取向。
    B.岭南文化人士有重视国计民生的传统。
    C.岭南文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动接纳。
    D.岭南文化具有重利实惠的特点。
    8.下列不能证明近代岭南文化具有经世致用或开拓创新精神的一项是(    )
    A.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和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B.近代几种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和几个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家都产生于岭南。
    C.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斗争,孙中山领导了旧民主主义革命。
    D.梁启超创造了新文体,黄遵宪进行了诗界革命。
    9.下列关于岭南文化的叙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岭南之前,岭南文化重商求利的价值取向尚不鲜明。
    B.岭南文化人士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岭南经济是国家的命脉,乃苍生所依。
    C.丘濬和陈白沙在理学方面的革新和发展,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
    D.岭南文化的近代发展历史在近代整个中国的文化思想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答案】
    7.C(文中没有岭南文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动接纳的信息。)
    8.A(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和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不能证明近代岭南文化具有经世致用或开拓精神;因为他们是明代人。)
    9.D(A.岭南文化的重商求利的价值取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之前就已经比较突出了。B.应去掉“经济”之前的“岭南”。C.陈白沙创立的是与传统理学抗衡有着心学倾向的江门学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