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发布时间:2023年3月16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2218浏览:

【原文】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①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注】①韦应物(737~792或793)中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问题】
    (1)结合全诗内容,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
    (2)结合诗文,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对此,要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第一首诗四句表达的是三层意思,一二两句各一层,三四句表达一个意思。“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一句是乘兴而往,二句是讲“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诗思清人骨”又“门对寒流雪满山”,三四句是表达诗人对王侍御的赞叹。解答这类题,注重分析是王道。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赏析,主要是考查语句的丰富表现力。按照一般的答题思路,般是从手法与表达效果这两个方面着手。本题的题干要求比较明确,单一指向表达效果。因此,可从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是这两句所写的内容,这要具体答出,也就是写出了什么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围绕诗歌的主旨或情感来赏析。第一首诗的结句,与诗的第三句是果因关系,是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是“诗思清人骨”的原因,也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性的赞叹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