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古原即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问题】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4分)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千百年来,人们因持不同看法、不同解读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你认为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此诗运用直抒胸臆(或是比兴、白描)的手法,将登高所见夕阳的美景与自己瞬间的复杂、难以名状的感受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物我一境的混沌意境。(手法2分,分析2分。)
(2)观点一:此句表达了诗人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诗人为了排遣忧愁,驱车而登古原,登古原而见落日,见落日而倍增伤感,从而感慨自己也像那落日一样,时光已逝,无法再施展抱负,不禁悲从中来。
观点二:此句表达了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的乐观主义精神。诗人驱车登古原,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当他看到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时,感到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的美,这种美,是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因而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可见“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籍。
(其他答案只要结合原诗解读,有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1分,结合原诗1分,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