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在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沟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4086浏览:

【原文】
    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在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沟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小佛龛,几块青石板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霜,石雕的南宋风神依稀可辨,说是“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一种神秘的快感和美感。”建筑家有这样的领会,梁思成名之为“建筑意”。
    “意”,不太容易言传,等于品味、癖好之微妙,总是孕含一点“趣”的神韵,属于纯主观的爱恶,玄虚不可方物,如声色之醉人,几乎不能理喻。袁宏道所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这是对的。但是,袁中郎笑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俗以为远,说这些都是趣之皮毛,未免犯了知识势利的弊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一心追求高级文化之神情旨趣,恐怕变得有身如桎,有心如棘,入理愈深,去趣愈远。这一层,苏珊·桑达看得比较通透,她标举俗中求雅的享乐主义也是“高品味”,“有品味有修养的人从此得以开怀,不必日夜为杞忧所累。”琴棋书画的最高境界讲究能收能放,与此同理。
    品味跟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庸俗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在这样精致的按钮时代里,没有这一点品味的人注定寂寞。(改写自董桥《说品味》)

【问题】
    4.依据文意,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
    A.梁思成所谓“建筑意”,是指建筑文物因历经岁月风霜而呈现的斑驳痕迹。
    B.苏珊·桑达提出“高品味”,意在讽刺现代人往往付出高价追求庸俗享乐。
    C.掌握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之间的“交换价值”,才能在现代社会自得其趣。
    D.能超越功利角度享受美感经验,方能在精緻的按钮时代里培养“现代品味”。
    5.下列叙述,与文中论“趣”观点最相符的选项是(    )
    A.《世说新语》中“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的二句问答,双方皆欲以此明辨事理,因而“去趣愈远”。
    B.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认为“月景尤不可言”,乃因月景之美“孕含一点‘趣’的神韵”,“惟会心者知之”。
    C.郑愁予《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擅写自然景物,是“夫趣,得之自然者深”的表现。
    D.徐志摩《再别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浓烈的主观爱好,属于“趣之皮毛”。

【参考答案】
    4.D
    5.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