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未来,城市阅读或将具有以下四大趋势:第一,纸质书在一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5864浏览:

【原文】
    材料一:未来,城市阅读或将具有以下四大趋势:第一,纸质书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的阅读载体,电子书阅读将持续上升,阅读载体将呈现多元化趋势。第二,实体书店仍将是内容销售的主渠道,同时随着网络普及和支付方式的日益便捷,电商渠道逐渐向三四线地区下沉,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也涉足电商渠道,渠道融合势不可挡。第三,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阅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绘本等童书阅读的市场前景广阔。第四,母婴教育、阅读推广等机构、活动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对进一步促进阅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摘编自《〈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报告〉出炉,北上广最爱阅读》,2016年4月21日新华网)
    材料二:
    阅读形式倾向分析

    (摘编自费琳,陆瑾,杨国立《2013-2017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解读及启示》)
    材料三:对越来越多的读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一年读了多少本书,而是如何选择好书、读好书。
    首先,“品质”成为国民阅读力提升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国民多爱购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图书,以及被公认的大家之作。2017上半年虚构类销售TOP10包括《人间失格》《追风筝的人》《活着》《解忧杂货店》等;2017上半年非虚构类销售TOP10包括《我们仨》《自在独行》《人间词话》《万历十五年》等。
    其次,大数据精准推荐好书。“当当”基于2亿多用户18年网购大数据获得的标签化需求,向用户进行个性化精准推荐,每月定期向用户推荐经典书单,以及名家、专家推荐书目,为读者“有所读有所不读”提供借鉴。
    再者,原创品质与数量双向攀升。以往,读者过度依赖引进版童书,导致原创童书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如今引进和原创比例渐趋平衡。“当当”数据显示,上半年畅销童书TOP100中原创与引进比例为4∶6,原创作品比去年增长10%。更令人惊喜的是,稳居畅销榜首的是充满时代气息、体现中国文化情感的原创科普作品《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摘编自《五大维度解析当下国民阅读倾向》,2017年8月17日《中国文化报》)
    材料四:地区产业分布影响功能性书籍的需求,像北京这样科技公司集聚的城市对科技类图书的需求较高;沿海地区读者有“文艺范儿”,偏爱阅读生活、人文和文艺类图书;山东、河南、江西等文化大省,更关注教育、文艺、人文社科;贵州、海南、甘肃则属文化新锐地区,对生活、经管励志和原版书比较偏爱。
    (摘编自《大数据:不同省份有不同的阅读气质?》,2018年4月25日腾讯网)

【问题】
    1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采用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方式的所占比例虽然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是主流的阅读形式。
    B.网络在线阅读和纸质图书阅读比例的下降,与移动互联、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有很大关系。
    C.运用电子阅读器和从网上下载打印后阅读的占比变化不大,采用这两种方式阅读的属于“小众”。
    D.信息技术的进步拓展了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对推动全民阅读具有积极意义。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展实体书店要有对纸质阅读的信心,也要顺势而为,积极顺应信息化潮流。
    B.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庭阅读的需求增强,促进了原创童书品质和数量的提升。
    C.电商平台通过分析网购数据精准把握阅读热点,在融合实体书店时占得先机。
    D.不同省份对功能性书籍的需求偏好,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地区产业分布有关。
    20.从“全民阅读”走向“全民悦读”既是“可能”也是“需求”。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8.D
    19.C
    20.可能:多元化的阅读载体;销售渠道的融合;机构活动的推广;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推荐;原创品质的保证。(3分,答出三点即可)需求:家庭教育的需求;国民对阅读品质的需求;地区功能性阅读的需求。(3分,每点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