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破”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3年8月7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陈益文章ID:76797浏览:

【原文】
    “说破”的艺术
    陈益
    ①昆曲《烂柯山》,由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演绎而来。耐人寻味的是,一开场,一脸颓相的朱买臣就来了个自嘲式自报家门:穷儒。至于其它剧目中公开称自己是贪官、庸医等,更比比皆是。这,恰恰是昆曲的自报家门程式——“说破”。
    ②说破,在吴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把话讲透彻,一是指把人讲破(讲坏)。昆曲往往在演出前就将剧情与角色兜底向观众作交代,与追求悬念,追求情节的层层环扣、步步推进的西方戏剧体系截然不同。观众在欣赏西方戏剧时始终是被蒙在鼓里的,秘密究竟要保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揭开,秘钥全都掌握在编剧和导演手里。且不论近代流行的悬疑剧、推理剧,即便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也竭力将隐喻和象征转化为剧情发展的需要。
    ③昆曲演出最不容忽略的特征,是角色与观众近在咫尺,随时都可交流。何况很多戏文是根据主人嗜好点的,点哪出演哪出。听戏者烂熟于心,边看边听,随听随哼。戏没秘密,干脆说破,反而能让观众接受。
    ④昆曲中也有自报家门却说而不破的剧目。例如《长生殿·春睡》,杨贵妃自报家门,称自己:“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她说出自己的名和字因何而来,却不去交代玉环与“太真”二字从何而来。人怎么可能一出娘胎臂上就有玉环和“太真”二字呢?洪昇正是用这种说而不破、点到为止的台词,神化杨贵妃,凸显她出身的非同一般与神秘,来迎合观众的口味。这种说而不破的自报家门,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戏曲由娱神到娱人的特征。
    ⑤《西厢记·游殿》一则,讲张珙与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的故事。开篇法聪出场,自报家门道:“我做和尚不吃荤,大鱼大肉困囵吞。”不仅让自已底朝天,连方丈法本也凡心尽显。再如“老虎也怕和尚的化蟓簿”“‘周夫子’是‘周仓的爷”等等,出自和尚法聪之口,对于假正经假道学的出丑、嘲弄,丝毫也不怜惜,尽情张扬了世俗的情趣。令观众畅怀大笑以后思索:什么才是生活的至美?什么才是人性尊严?在戏中,丑角法聪以调侃、幽默的方式“说破”,为小生张珙与崔莺莺约会这一情节作了铺垫,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既聪明又愚蠢,既果敢又胆怯的书生形象。
    ⑥明清传奇剧本的首出,往往是“家门大意”、“副末开场”。如果说,开场是整出戏酌说破,自报家门则是某个角色的说破。以昆曲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戏曲,原本是为士大夫和有钱有闲者服务的,“观众至上”是根本的出发点。一个角色在大庭广众下毫不吝啬地解剖自己,甚至以讽刺、调笑、挖苦的方法,将性格、品行、志向作一番自我暴露,显然是最直接地赢得观众的方式。如今不少相声演员在表演时沿用了“说破”艺术,也颇见舞台效果。
    (有删改)

【问题】
    17.文章第②段,作者用西方戏剧的例子对论述“说破’的艺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昆曲“说破”艺术的特征。(6分)

【参考答案】
    17.(6分)(1)指出西方戏剧追求悬念和追求情节的步步推进的特点;(2)与昆曲自报家门程式“说破”形成对比,突出了昆曲开场把话讲透的特点;(3)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首先,指出昆曲也有一些剧目自报家门却说而不破;接着,举例分析说而不破的艺术效果及目的;最后,揭示说而不破的艺术价值。(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1)一般以丑角形象开场;(2)语言调侃、幽默;(3)内容多为交代人物身份、人物性格。(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