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大量的儒生成为政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6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6858浏览:

【原文】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大量的儒生成为政府官员,从而影响了政府的选官制度。汉魏晋时期的官僚制度以文人为本,武人作为与文人对立的一个社会群体,其入仕升迁变得尤为艰难。
    两汉选官制度以察举为主体,主要是举孝廉,孝悌、廉政成为政府选官的主要标准,大量儒生通过岁举孝廉进入政府。两汉在察举制基础上还形成了“四科取士”的选官标准,德行、通经两科偏重儒生,而明法、吏能两科则偏重文吏。在此标准下,儒生与文吏构成了两汉官员的主要来源,二者只是专业知识背景不同,但都属文人群体。魏晋时期,察举制度的地位与作用已开始下降,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制度的主体,这保证了魏晋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士族成为政府官僚的主要来源。文化是士族形成的必要条件,士族就是士人官僚的家族,他们凭借雄厚文化而世代居官。士族子弟通常先依门第获得较高的品级,然后入仕升迁,易累迁至高位,而文吏和武人的仕途则举步维艰。魏晋士族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者,更成为以文化被授予官职的受益者。作为与士族相对应的武人,往往学识浅薄,既不具备为官任职的条件,也无入仕升迁的资格。
    东汉末至魏晋,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以将军号为代表的武官官号被大量授予军队的长官,同时也会授予文官和地方官。武官官号与官职逐渐分离,以一种加官的形式在国家的官僚体系中扩散。武官官号与具体事务的分离,促使其散阶化进一步地发展。武官的散阶化使武官官号不再是武人的专属官职,越来越多的文人被授予武官官号。对于武人来说,武官的散阶化不仅使武官官号贬值,而且使得他们上升的机会变小。在官僚系统中获得武官官号的文人较于武人来说更具有优势,更容易升迁。《晋书·甘卓传》中的甘卓被授予前锋都督、扬威将军,凭借军功被任命为豫章太守;《晋书·刘弘传》记载的牙门将皮初虽有军功,却不能被授予太守之职。两人皆有军功,而升迁待遇却大为不同,只因甘卓为文官系统,而皮初为武官系统。
    总而言之,汉魏晋时期是文人社会地位急剧上升的时代,文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升迁流转也较为容易。武人的社会地位则相应地下降,常常遭到文人的排挤和抵制,仕进之途异常艰难。
    (摘编自潘婷《汉魏晋文人政治下的武人升迁》)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魏晋时期与文人对立的武人入仕升迁之路异常艰难,主要因为武人学识浅薄。
    B.汉魏晋以文人为主体的选官制度,使武人很难有入仕的资格,少有升迁的机会。
    C.东汉末至魏晋,武官的散阶化促使武官官号与官职逐渐分离,与具体事务分离。
    D.东汉末至魏晋,获得武官官号的文人比其他文官系统的文人升迁流转更有优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汉魏晋选官制度作为立论前提,由此提出武人入仕升迁尤为艰难的观点。
    B.第二段具体阐述汉魏晋时期以文人为本的官僚制度,从而论证了武人仕进之难。
    C.文章第三段用两个事例作对比,旨在阐述武官散阶化使武人升迁之路更加艰难。
    D.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汉魏晋文人政治下的武人仕进尤为艰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汉孝悌、廉政成为政府选官的主要标准,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非常注重德行。
    B.魏晋士族以文化被授予官职,可见,如果武人具有较高的文化就能够入仕升迁。
    C.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如果甘卓为武官系统,即使有军功其升迁机会也会不大。
    D.汉魏晋文人和武人社会地位一升一降反差较大,将会形成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参考答案】
    1.B
    2.D
    3.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