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6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常建文章ID:76889浏览:

【原文】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①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①药:芍药。

【问题】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从侧面体现了王昌龄的清高。
    B.颔联中的“犹为君”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有情,使环境于清幽静谧中又增添了—份温馨。
    C.第七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辞去俗务、归隐山林的愿望,同时还暗含着对王昌龄隐居生活的赞赏和羡慕。
    D.最后一句不仅通过鸾鹤纷飞再现了“西山”的美好景色,而且承接前一句,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
    E.本诗语言朴索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隐逸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仕途的失落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15.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6分)

【参考答案】
    14.DE
    【解析】D项“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错。“群”是“与……一起”的意思。作者归隐的愿望诞生于前面对王昌龄隐居环境的感受,最后一句是借“与鸾鹤在一起”的形象描写来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期待。E项“暗含着对仕途的失落和怀才不遇的愤懑”错。(共5分,答对D项得3分,答出E项得2分,其他选项不得分)
    15.颈联运用了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宿”字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说花的影子也仿佛同作者一样借宿在茅屋,显得尤为生动;“滋”字则生动地写出了种满芍药的院落因久无人来而渐生青苔的情景。(2分)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和谐、美好的山居月夜图,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对仗”不给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