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辛弃疾文章ID:78071浏览:

【原文】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问题】
    10.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11.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无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0.(1)想象、虚写。前两句回忆二人当年的快乐时光,写出往昔生活的美好。
    (2)比喻、对偶。“晚山”对“秋水”,“翠”对“明”。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
    (3)设问、以景结情。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即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回味。
    11.(1)上阕劝慰祐之看淡名利荣辱,秋饮美酒,夜吟佳句,人生态度淡泊旷达,不因失意而哀伤。
    (2)下阕前两句回忆往事,小窗风雨、对床夜谈的温馨和深情冲淡了离愁,情真而不流于感伤,清丽洒脱。
    (3)最后三句写祐之虽独自上路,但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
    【解析】试题分析:
    10.这是一道赏析诗歌的手法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辨析手法然后指出效果。通过诗中的“记取”可知是“想象”或“虚写”,通过“样”“般”可知是比喻,通过“晚山”“秋水”可知是“以景结情”。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诗歌的艺术手法从三个方面考虑,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即事感怀,此题是借景抒情中的以景结情。表现手法上主要有对比、衬托、用典、动静、虚实、抑扬等,此题主要是虚写(想象),然后是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设问、夸张、借代等,此题主要是比喻和拟人。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分析效果。
    11.这是一道鉴赏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注意抓住诗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宠辱休惊”“闲处过平生”“小窗”“灯火多情”“晚山翠”“秋水明”。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注意抓住两首词中的“宠辱休惊”“闲处过平生”“小窗”“灯火多情”“晚山翠”“秋水明”带有的情感色彩的诗句进行分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