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因此,能开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6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8232浏览:

【原文】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问题】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参考答案】
    17.D
    18.A
    19.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因为大概”语序不当,应为“大概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结构混乱。A项,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句式杂糅,“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可以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C项,“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故选D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前面来看,前面说“这本书出版……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说这些研究的相继出现,故“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应放在最前面,这就排除BC两项,且“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和“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再括号后面的内容,后面说“这部书常被看作……”,后面采用的是被动的句式,由此看来,后半部分使用被动句式与后文衔接更紧密,D项中“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使用主动句式,不如被动句式衔接紧密,故选A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易之论”,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第一处是说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不可更改,应使用“不易之论”。“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少珍贵的人或物。第二处,是说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值得重视,应使用“弥足珍贵”。“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力量突然兴起。第三处,从“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可知,此处是说麦克尼尔另开一条研究的道路,应使用“独辟蹊径”。“抽丝剥茧”,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第四处,从“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知,此处是说麦克尼尔分析问题条理很清晰,应使用“抽丝剥茧”。故选B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