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8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惠洪文章ID:78842浏览:

【原文】
    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惠洪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灌。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①。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②。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注释)①大夫:秦始皇东巡泰山避雨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大夫”爵位。②於菟:老虎佛经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身高节,风骨清癯既写竹子外形,又写其内在美质形神具备。
    B.竹尊者虽没像真僧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却日日听法,修炼成高僧。
    C.诗的表层是以人拟物,深层意旨却是由物见人,表达清雅高洁的理想。
    D.全诗语言平淡诙谐,意境清雅含蓄,而骨子頗硬,可谓深得咏物真谛。
    (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颔联的意思是竹风骨凛然,作为隐逸君子化身受人喜爱;寒松接受了大夫称号,成为尘俗中的“官宦”而被讥笑;以寒松对比(衬托),进一步整哪样修竹的高节和风骨,也赞美寺中高僧德智兼备。
    译文:
    节节高的修长身躯,虽年老却不枯萎;竹的平生风骨自然清癯怡人;喜爱你这修竹被称为尊者,却要嘲笑那自诩孤直的寒松接受了“五大夫”的称号;没有看见与你同时参佛的僧人上座,只留下一座虎形石头听你讲法;游戏将秋色分在斋钵中,一抹月色,一缕微风能够填饱你的肚子吗?
    赏析:
    首联写竹的形象,先刻画其外在,有节,身长,“不枯”已初见风骨;接着写出“竹”清癯的风骨,令人赞叹。颔联表达作者自己对竹的情感,竹在寺院中被称为“尊者”,隐逸超脱,品格高洁;而同为岁寒三友的松却接受皇帝册封,对比之下更显出竹的高洁;颈联用石虎听法的典故暗示竹尊者也是一流僧人,此处以物喻人,暗含诗人对寺中僧人佛法水平的推崇;尾联化虚为实,趣味十足,说竹尊者斋钵中应该盛上一抹秋色,以月色风露为食,“餐风饮露”,更显高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