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汉代艺术作品中,有一种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伦理与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0117浏览:

【原文】
    在大多数汉代艺术作品中,有一种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伦理与人情之常为基础的美学观,呈现了“朴厚”的特色。汉乐府中常见的“上言加餐饭”、“努力加餐饭”,是用质朴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恩爱和祝福,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碗白饭中寄托着对生活的爱与肯定。其厚重之情只有放在那个不尚奢华、安分为人的时代才能被理解。汉代的美,正美在这日日月月的人情之常。汉初,这个刚建的帝国就战战兢兢地稳定着农业经济,把在不断动荡中破坏的生民基础一点一点整合起来。汉代律法有意地压抑先秦时期工商业奇巧的暴富发展,使百姓安分于土地之上和伦常秩序之中,没有对人生的妄想,没有奇迹式的憧憬,也没有巨变和幻灭。大约到东汉末,《古诗十九首》一类的作品忽然有变,一种不安的声音逐渐突破了人情之常的和音。从原来注重生活事实的描述,转到更多地对内心本质的感叹,从原来百姓的人情之常转到了对个人特殊心情的哀怜。自汉武帝扩大乐府组织广泛地采诗合乐,到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的出现,这四百年是中国诗歌由民间文艺发展到文人创作的过渡时期,进而形成魏晋艺术的变局。脱离了生产的文人,更专注于形式技巧的追求,对自然与生活产生了更细致敏感的情思。艺术的主流不再是流布在广大土地上的民间歌谣与石刻画像上的农渔之乐,而是狷狂自傲、放任不羁的“名士”以纤细的情感和精致的技术唱出的“离群”哀歌。这些文人艺术家是更精细了,而精细只是无奈与挫败,是感伤与退避,不再是昂扬的奋战。在魏晋时期,艺术形式与技巧空前丰收,专业化的艺术家大量出现,艺术工作从“工匠”逐渐转移到“文人”身上,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在社会上有了更被承认与肯定的地位。
    (选自蒋勋《美的沉思》,有删改)

【问题】
    27.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汉代艺术“朴厚”特色的形成原因。(4分)
    28.《古诗十九首》的出现,表现出哪些变化?(6分)
    29.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专业化艺术家,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27.农业经济基础稳定,儒家伦理与人情之常成为基础美学观,时代不尚奢华,百姓安分有序无妄想。(4分。每点1分)
    28.诗歌从注重生活事实的描述转到对内心本质的感叹,从百姓的人情之常转到了对个人心情的哀怜,由民间文艺过渡到文人创作。(共6分。每点2分)
    29.艺术主流脱离民众和劳动;艺术形式与技巧空前丰收;艺术家的地位提高。(共5分。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