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辛弃疾文章ID:80344浏览:

【原文】
    最高楼
    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囊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园儿名“俟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问题】
    1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须高贵何时“的“须”与“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睛日”中的“须”同义。
    B.词人尊穆,陶二人为师,是因为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
    C.“便咻咻”以下三句,语气强烈,表达词人对儿子阻止“乞归”的强烈不满。
    D.这首词借“骂子”表明了词人对待财富的人生态度,显示了词人的高贵品质。
    15.对《最高楼》这首词,有人评之曰“亦庄亦谐”、“亦雅亦俚(俚;理俗,通俗)”,请任选其中一点,结合问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B
    【解析】B项,“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错误,穆先生是因为感到楚王的怠慢而辞官,没说穆先生“不慕名利”和“归隐”。
    15.(1)“亦庄亦谐”是说《最高楼》的艺术特点。“亦庄”即庄重严肃,词人就如何看待财富问题训诫儿子,自然是个十分严肃的内容;“亦谐”即诙谐风趣。词人在谈论严肃话题时,并不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而是以轻松之语道之,如“葺个园儿”“作个亭儿”等句,读来活泼俏皮,妙趣横生。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庄”3分,“谐”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亦雅亦俚”是说《最高楼》的语言艺术特点。“雅”即端庄文雅(富有文采),如“须”“暂”“未曾”“葺”(“待”“更”)等,文词典雅精粹,落笔惜墨如金;“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如“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等句,纯用口语,毫不雕饰。“雅”“俚”浑然一体,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雅”3分,“俚”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亦雅亦俚”也可以从用典角度答题,如:“亦雅亦俚”是《最高楼》的语言有艺术风格。“雅”即语言端庄文雅(富有文采),本词多次运用典故,言简而意丰;“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词中虽多次运用典故,但化作口语,灵活自如,脱口而出,毫无艰涩之感,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雅”3分,“俚”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