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注】木犀,桂花。水沉蒸透,香气浓郁。
【问题】
10.中间两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1.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涵义。(5分)
【参考答案】
10.(6分)比喻(1分),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2分);借代(1分),(以秋色代指木犀花)引人联想,增添了语言韵味。(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及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喻、借代、夸张、衬托等修辞是古诗词中写景常用的手法。
11.(5分)以“小朵出丛须折却”为借口,巧妙提出“乞数枝”的要求(3分);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或体现了诗人和子上的关系亲密)(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能力,并有考查探究能力的作用。答题时既要结合全诗,也要重点关注直接相关部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