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苏轼文章ID:80435浏览:

【原文】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苏轼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
    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问题】
    10.请简要分析诗人情绪的变化过程。
    11.首联和颔联中的哪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赏雪的兴致之浓?
    12.“谁怜破屋眠无处”一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句?

【参考答案】
    10.十二月十四日夜雪,诗人雅兴勃发,然而,“屋破”“村饥”的萧索荒凉景象,使诗人游兴大减,暮鸦惊飞雪花飘落,才使得诗人稍许摆脱扫兴的情绪。
    11.赶在雪没有消融之前大清早骑马来赏雪;因为自己最先到达(雪地上没有其他人的“履迹”)而高兴。
    1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析】
    1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诗人情绪的变化过程”,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概括能力。既为“情绪的变化过程”,考生应抓住全诗分析,可以借助景物、活动和直接的情感词分析体会。“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前四句点题,点明“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诗人于明日早往南溪小酌,“真无价”“走马来看”“犯晓过朱桥”体现兴致之盎然;“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这两句是写景,眼前所见的是“破屋”“村饥”,到处是一片萧索荒凉的景象,让诗人游兴大减;“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最后两句写“暮鸦”惊飞、雪花飘落,好似知晓人的意思,这让诗人稍稍摆脱刚刚的扫兴的情绪。
    1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首联和颔联中的哪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赏雪的兴致之浓”,这是考查对诗意的理解。从题干来看,目标设题在“首联”和“颔联”,“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描写”指定表达方式,“赏雪的兴致之浓”是寻找答案焦点的重点。“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首联中,先说“得雪”真无价,肯定“夜雪”之意义,“走马来看”,趁着雪还没有消融就在大清早骑马来赏雪,写出心情之急切;“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独自拨开榛莽寻找脚印,自己是最先到达的,诗人因为自己最先到达(雪地上没有其他人的“履迹”)而高兴。
    1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谁怜破屋眠无处’一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句”,这是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诗句内容的识记情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本诗中的“谁怜破屋眠无处”这一句就是化用了这些诗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