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造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余秋雨文章ID:80566浏览:

【原文】
    真正的创造
    余秋雨
    有一种误解,以为创造的美名只属于那些偏重于主体心灵抒发的艺术家。他们泼辣放言,随心所欲,塑捏万物,很有“创造者”的气概。另一些艺术家则只知认真收集素材,老老实实地创作。你去问他们是不是在创造,他们多半会谦恭地说自已只是写身边实事,一点也不会创造。人们往往把前者称为伤感的、浪漫的艺术家,而把后者称为素朴的、写实的艺术家。创造,似乎是前者的专利。
    这种误解应澄清。浪漫派的创造也受客观自然规律的羁縻,写实派的勤奋也处处涌现着主观创造的精神。真正的艺术,不管它们偏倾的形态和所在流派是如何不同,都必然是主客两方结合的结果。有的理论家以为浪漫派即主观派,写实派即客观派,为求两方统一而主张两种艺术流派的结合。对主客两方已结合的成果再来一个结合,会把第一度结合所结成的不同形态的果实拉平,就像“亲上加亲”式的结合,很容易造成退化。每个作品兼备两个侧重,也就没了侧重,没有侧重就没有个性,没有艺术世界的丰富性和创性。
    既然我们不赏同“亲上加亲”式的二度结合,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第一度结合上。事实证明,为了创造出优良的作品,必须加强结合的力度,既提高主体心灵的品位,又加重客观世界的厚度,造成主客观“两强相遇”的态势。
    一切萎弱的艺术作品不是没有结合,而是结合的强度不够。见落花而感叹人生,见流水而惋惜时间,当然也能写出一些精巧漂亮的作品,但让我们听一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大不一般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悠久的古迹,是一派苍茫的天地;诗中宣泄的主体心灵则是历史的远眺,人生的俯瞰,生命的太息!辽远的客体与苍浩的主体心灵遇合,使得短短几句诗成了中国文化史册上的喤喤钟声。
    相比而言,许多不成功的作品的症结也容易找到了。有的作品,自我意识过于裸露,而所裁取的容观世界却猥屑不足道,甚至破残得不可信,它们只是艺术家自我意识的一件蔽体之衣,当客观世界失去了力度,心灵的力度也无从支撑。有的作品,客观世界过于自足,而主体心灵却难于访求。在这些作品里可以追索到清晰的客观结构,却追索不到内在的主观结构,让人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却看不到这民族的心理律动。也有一些作品,把客观世界开拓到了国界内外,把主体心灵延伸到了半个世纪前后,但仍然没有获得两方面的强度。让主人公漂洋过海,不应仅为情节调度的方便,而应具有把几个国家放在一起作整体认识的内在必要;让主人公苦守数十年,也不应仅为故事的传奇性,而应具有非数十年不能表明的那种情感的依据,这种情感依据也是艺术家主体心灵的依据。
    一切传世的优秀艺术作品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种堪称壮美的遇合:极高的精神气流冲天而下,与极深广的现实土壤冲撞交合。于是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锻铸出一个不寻常的珍品,艺术家便在高天与大地的惊人距离间腾跃,上摩云天,下贴大地,既似天帝,又像地母,把大地提升到天宇,让天宇慰抚着大地,这才是艺术创造。(选自《艺术创造工程》,有删改)

【问题】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浪漫派艺术家侧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其作品主观色彩浓厚。
    B.无论浪漫派还是写实派,其作品都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C.艺术作品不能暴露作者的自我意识,需要穿上客观的外衣。
    D.把故事延伸数十年,可以增强其传奇性,但要有情感依据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实的艺术家认真收集素材,老老实实创作,说自已只是写身边实事,但写什么、怎么写都离不开主观创造。
    B.将浪漫派和写实派二度结合,破坏了艺术作品主、客观上的平衡,使艺术世界失去了丰富性和创造性。
    C.《登幽州台歌》磅礴的气势,既源自悠久浩大的客观世界,又源自博大丰富的主体心灵,是两者结合的结果。
    D.能再现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又能让人感受到民族的心理律动,主、客观都有完整结构的作品,就可被认为是成功的。
    17.如何理解末段中所描述的“壮美的遇合”?(6分)

【参考答案】
    15.C。
    16.B。
    17.艺术家强大的主观精神与深厚的客观生活内容,两强相遇并完美结合,产生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