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即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2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王质文章ID:81265浏览:

【原文】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
    注:①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

【问题】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两个字是“喧”和“狎”字。鹊声“喧”为“喧闹、喧哗”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1分)。“狎”是“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1分)。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1分)。
    (2)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1分)。首联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颔联描绘了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荷雨”、“蘋风”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舒服。颈联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尾联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此处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艺术感染力(4分,一联一分)。
    【附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云来云去,时阴时晴。这里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是宋人诗词中写天气的惯用手法。
    颔联写“阴”。“荷雨”,一方面写出沿途有荷花,丽色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雨不很猛,不会给行人带来困难,不影响人的兴致。这雨当然比“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大一些,很大但也很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洒湿,反而凉爽些。“苹风”,是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说它“吹袖清”,可见风也并不大。雨已湿衣,又加风吹,人的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可若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颈联写“晴”。喜鹊厌湿喜干,又称为“干鹊”,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既是鹊的喜悦,也是人的喜悦。荷雨湿衣,带来爽意;继而雨停日出,便没了细雨绵绵的烦人的担心。所以,日出正是作者心中所盼望的事情。下句写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的情景。“波平”,从侧面写了风的柔和。“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
    尾联写山色。用拟人化手法,是反用。“山色不言语”,意思当然是:山色能言语而不言不语。山色经过雨洗,又加上阳光的照耀,其明净秀丽,真令人赏心悦目。“不言语“尚且能”“唤醒三日酲”,那“言语”,更会怎样呢?此处反面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艺术感染力。此处并非说“山行”者喝多了酒,需解酒困,而是夸张地表现“山色”的可爱,可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