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峰楼寄张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杜牧文章ID:81795浏览:

【原文】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

【问题】
    15.杜牧在诗中写了“角声”这一意象,请分析这一意象的特点及作用。(5分)
    16.后人称此诗“纯乎写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杜牧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复杂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5.诗人登九峰楼,于黄昏时分听到号角声从城楼上响起,“角声”这一意象在百感交集的诗人听来是孤独的、凄厉的。写“角声”意象的作用在于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烘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人用“孤起”来形容“角声”,“角声”本无孤独之说,但黄昏时分于空旷处听到,却也引起了诗人内心诸多感叹,因此答题时要抓住“孤起”与“百感衷来”分析“角声”意象的特点,占2分;意象的作用在于营造意境、烘托心境、引发情感,因此要从意境、心境、情感三个角度答题,各占1分。)
    16.①诗歌描写碧山芳草,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②杜牧以目不见睫喻指张祜不被人赏识,又称道张祜诗艺高妙,有道在身,无须他求,写出了对张祜的同情与安慰,更表达了赞赏之意;③诗人称颂张祜清高豁达无人能及,以上千首诗篇蔑视权贵利禄,表达了诗人对其无限推崇与敬仰之心。(此题考查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与归纳。诗句内容是思想情感的依据,答题要包含诗句内容分析及诗人思想情感的归纳,每答对一点得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