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材料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说:“我国要实现2020年规划提出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目标,平均每年必须实现1000多万人的户籍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带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使巨大的需求潜力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
“城镇化既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实在。”河南省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说,“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进城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要让他们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
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委员说,要提升城镇化质量,还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选择在中小城镇生活,解决人口在大城市扎堆的问题。”
乔新江说:“城镇化要培育配套产业,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城镇化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就业,”王鹤龄说,“有了产业,才能吸纳就业、容纳人口,有了产业体系的发展,才能推动城市设施不断完善。”
李建春说:“从国家层面看,城镇化战略很清晰,就是‘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摘编自齐志明、李坚、许晴《城镇化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材料二:
自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已从7.51亿增加到2018年的42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
2016年5月,我国整体上并不存在“逆城镇化”的现象,但需要采取措施逐步消除不正常现象。一是对城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信心。我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城镇化率依然较低,而且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还包括了2.5亿多农业转移人口,已完成的城镇化进程也还不完整,城镇化仍然是我国广阔发展空间和不竭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二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中小城市优先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人口吸引力,使得“让落的地方也想落”。
(摘编自相伟、谷宇辰《中国出现“逆城镇化”?》)
材料四:
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做法:
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美国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二是整合各种要素,培育提升龙头城镇的聚集效能。在小城镇的建设中,美国注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培育龙头城镇和城镇群,提升聚集效能,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三是建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秉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尊重农民利益,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妥善处理农民的困难和问题,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完成城镇化,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摘编自李军国《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问题】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城镇化不能单纯追求速度和表面工程,要注重发展的质量,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让人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
B.在材料二中,1950年到2018年间,世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在2000年到2010年间城乡发展达到均衡。
C.我国2016年5月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城镇化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竭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D.美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制定支持和保护政策,以工业反哺农业,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这种做法对我国的城镇化有借鉴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向城市成为市民,会带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会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
B.和美国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把小城镇的建设作为国家的战略考量,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C.城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2016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比起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依然较低,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D.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几种做法是根据美国国情而采取的,我们借鉴这些做法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因地因时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
6.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中小城镇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以及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及图表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在2000年到2010年间城乡发展达到均衡”错误。材料二图中两条线的交汇处表示在2000年和2010年间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出现了等值,即各占50%,这个等值和这个比例只意味着平均,并不意味着城乡发展均衡。故选B项。
5.B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B项,“和美国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把小城镇的建设作为国家的战略考量”错误。由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着力打造大城市,而非小城镇。故选B项。
6.①提升中小城镇质量,增强吸引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增加就业,改善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②国家层面上要有政支持,推动有序设市,改革户籍制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③学习发达国家经验,比如美国的做法。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分析“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中小城镇建设”,通读四则材料,就会发现信息分布在材料一和材料四中。材料一,“要提升城镇化质量,……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要提升中小城镇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也就是说要增强吸引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改善环境;乔新江说“城镇化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就业”,也就是要增加就业。根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第一点答案。根据河南省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的观点“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进城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的观点“从国家层面看,……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可概括出第二点,国家层面上的措施。根据材料四所谈到的美国的城镇化的主要做法,可概括出第三点,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