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许多变迁、磨难和不幸之后,格调对国人来说还是个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3283浏览:

【原文】
    在经历过许多变迁、磨难和不幸之后,格调对国人来说还是个问题吗?这个问题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
    注,甚至学术界也卷入其中,焦点在于:这是国人的真问题,还是伪问题?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获得确切答案。一方面,粗俗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所有八十年代的社会等级符号在今天依然泛滥,爬到财富顶端的人正花样百出地炫富,而且形式更为。另一方面,由于财富分配不公,社会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转化。
    中国的改变太快,(    )。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更得体,生活更有趣,精神更高贵。根深蒂固的这种倾向,哪管生活压力多么强大也无法销毁。所以道理并没有改变: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自己。
    格调影响了社会,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正好对应中国社会隐秘多变的价值取向。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争论    极致    公平    正直    与众不同
    B.辩论    极致    公平    正直    和而不同
    C.争论    极端    公平    正义    与众不同
    D.辩论    极端    公平    正义    和而不同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B.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
    C.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D.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倾向这般根深蒂固,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是无法摧毁。
    B.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无法摧毁。
    C.倾向这般根深蒂固,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都无法拔除。
    D.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都无法拔除。

【参考答案】
    17.C(第一空:语境是学术界激烈的讨论,与“焦点”搭配,宜用“争论”。第二空:与主语“形式”搭配,“极端”为妥;“极致”一般在动词之后。第三空:前句“分配不公”,有“公平”之意;“正直”多描述人,“正义”有“利民”之意,故“公平正义”更合语境。第四空:语境含“因格调而非财富,与人不同”,宜用“与众不同”;“和而不同”在语境中无提示。)
    18.D(“以至于”“以致于”均用于陈述引发的结果,但“以致于”多引导出不良结果。这里的“少有东西能长时间留存”就属于消极后果,所以用“以致于”;“和”连接并列概念,“习俗”意为“习惯和风俗”,不能与“习惯”并列。)
    19.B(语境:人们在“生活、言行和精神”方面,都形成了较稳定的观念,用“这种”指代并衔接,语意更顺当。“任由”“无论”在句中可视作等值表述。“摧毁”指“用强大力量破坏”,与“根深蒂固的倾向”搭配更妥;而“拔出”指“拔掉、除去”,和“这种倾向”搭配不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