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队

发布时间:2024年4月3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奥·冈察尔文章ID:83868浏览:

【原文】
    永不掉队
    [苏联]奥·冈察尔
    高罗沃依在学院里一眼就认出了葛洛巴,但他没能立刻拿定主意去见失明的副教授。每逢在通道或是在教室里遇见他时,这位军官总觉得自己有些过意不去。不知为什么,高罗沃依至今还记得行军中那件遥远的往事。但他同时也感到骄傲,因为他曾指挥过这样的人。
    是的,1941年是一种战线,现在是另一种战线了。如今,在高罗沃依面前站着的是他从前指挥过的一个士兵,这个人站在新的讲台上,高昂着头活像一位统帅。教室里的学员们认真领会着他讲的每个字。
    领会是不容易的。高罗沃依有时觉得他掌握不了这一切。他努力再努力,但还是落在后面。他根本没有想到过理论物理有时他觉得这已是力所不及的了。有时也想拂袖而去,另寻其他职业。
    他和葛洛巴已经谈过几次话了,然而副教授一次也没有提到过那久远的往事,连这样的暗示也没有。“他也许忘记了?”高罗沃依时而这样想。
    有一次,高罗沃依和同班的少女们到葛洛巴家里去请教。副教授依着习惯,反问起她们来,考查她们掌握的程度。他挺着腰板坐在桌旁,精神抖擞,穿着一身黑制服,和平常一样,纽扣扣得整整齐齐。那带有伤疤的面孔不时抽搐着。
    葛洛巴询问的那个少女没能答上来。他又问了第二个人,还是没有答上来。
    “那么您呢,高罗沃依?”
    老师耐心而客气地继续问道:“您也许能解答?”
    高罗沃依涨红了脸,站了起来。
    “我试试看。”
    其实,他对这个问题也说不清,可是让他对老师说“不会”,又说不出口。
    副教授的脸闪出了光辉,他很满意。他虽然看不见自己从前的那位身材匀称、受过严格训练的连长,可是看他那样子,他在众人面前也以他有过这个学生而感到骄傲。
    高罗沃依心里很紧张,他回答时说错了,又说了一遍。副教授耐心地听着。高罗沃依越说越觉得自己是在胡谄乱讲……最后,高罗沃依生气地把手一甩:
    “完了。”
    老师感到不安。
    “高罗沃依同志,什么完了?”
    “我不念了!……够了,我要离开学院!”
    “您说什么,高罗沃依?您再重复一遍。”
    “我耽误了四年,问题就在这里。如今如今我赶不上了。”
    “您赶不上了?”副教授提高了嗓门。“您这是认真说的话吗?”
    少女们提心吊胆地窃窃私语。
    “请你们先出去!出去一会儿。”副教授对她们喊了一句。
    当女大学生们消逝在门外后,葛洛巴非常激动地对高罗沃依说道:
    “您打算另找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条路太艰难?力不胜任?可是您还记得吗?……”
    高罗沃依感到葛洛巴现在会提起那遥远的往事。
    葛洛巴真的说了:
    “您还记得在草原上那可怕的一夜吗?”
    “您还记得我是怎样掉了队,您是怎样对待我……”
    “您还记得当时您说的话吗?'没听见……聋啦……总得为您负责……'那时您教我懂得了许多道理,高罗沃依同志。最初我感到非常委屈,但是后来后来我想起您时,我看到了您的品德,您的做法是对的。过去您在祖国面前为我们战士们负责。如今,依照祖国的意愿,我们彼此调换了一下位置。难道我现在不为高罗沃依负责吗?难道说,他——我过去的指挥员——要掉队,要放弃学业,要寻找一个轻而易得的饭碗,我就不痛心吗?请您告诉我,我应该把您这种行为叫做什么?”
    高罗沃依笔直地站在副教授面前,一声不响。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安排的,”副教授稍微镇静了一些,继续说:“让我们永远彼此互相负责吧。在某一个阶段您为我负责,在另一个阶段——我就为您负责。那时您对我喊道……'大步追上去!'是这样吧?”
    “是的。”高罗沃依喃喃地说。
    “这样就帮助了我。还帮助我经受了更多的考验。”
    “当时容易些。”
    “完成了的事,总会觉得容易些。”副教授认真地说下去,“我本不打算向您提起这件事,请您不要以为我是个爱记仇的人。”
    “我没有这样认为。”高罗沃依说。他确实也没有这样想。
    “好吧,让我再也不要听见类似的话了。”副教授半开玩笑地说,“什么不念了,不干了,把这些都忘掉!”
    “是。”
    “连队向物理进军了。是的,向物理进军。所以您,高罗沃依同志,必须赶上。”
    高罗沃依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一定追上去。”
    “去吧!”
    高罗沃依低头观察自己过去的战士,心里想:“他真有指挥员的气魄。”
    (有删节)

【问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941年是一种战线,现在是另一种战线了”,暗示小说故事以二战结束苏联恢复建设为背景,其中“战线”一词还带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气息。
    B.小说行文中三次提及那件遥远的往事,表明这件往事在高罗沃依见到副教授后一直萦绕在他心间,这样写起到了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小说写高罗沃依和同班少女们到副教授家请教,为高罗沃依和副教授矛盾的展开创设了环境,给人生活真实感,有助于刻画主要人物的形象。
    D.结尾写“他真有指挥员的气魄”与开篇“高昂着头活像一位统帅”形成照应,措辞的变化,写出了高罗沃依对副教授由不信服到折服的变化。
    8.面对准备放弃的高罗沃依,副教授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6分)
    9.“永不掉队”体现了一种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精神内涵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7.D
    8.①一听说高罗沃依要放弃学业,要求高罗沃依重复他的话,提高嗓门,发出连续追问,表现了副教授感到震惊和不相信的心理;
    ②情绪激动地回忆往事,连用三个“您还记得”,然后提出“彼此永远相互负责”,表现了副教授爱护、激励、关心战友的心理;
    ③高罗沃伊转变态度后,副教授半开玩笑地说话,表现了副教授兴奋、乐观、坚定的心理。
    【评分说明】本题共6分,每点2分(其中心理1分,分析1分)。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
    9.①这是一种面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战时副教授掉队时在高罗沃依的鼓励下没有放弃;战后站上讲台的副教授让面对学业的艰难而想要放弃的高罗沃依坚定了信心。
    ②这是一种对工作、战友、祖国负责的精神,无论战时还是战后,副教授、高罗沃伊都想到的是战友、祖│国和肩上的责任。
    ③这是一种困难时互相帮助与鼓励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副教授、高罗沃伊对困难时的战友都保持了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评分说明】本题共6分,每点2分(其中精神内涵的理解1分,分析1分)。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