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夜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2日更新时间:2024年4月13日作者:孔平仲文章ID:84017浏览:

【原文】
    霁夜①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栊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③寂历:寂静冷清。④帘栊:窗帘和窗牖。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一项(3分)
    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
    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
    C.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一种倒叙。
    D.作者描写选取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
    15.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6分)

【参考答案】
    14.D
    景物安排应该是由幽暗转向明朗。
    15.①对比,作者以清晨秋叶的坠落声,戍墙上的铃声之清泠,与昨夜狂风暴雨对比映衬,突出一夜暴风雨之后,夜雨初霁的清静。
    ②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角度写“淡月笼云”,触觉角度写“凉意”,听觉角度写“秋声随堕叶”,营造出一种清净、清新之感。
    ③想象,诗歌尾联作者想象经过暴雨洗过的庐山,必然是一片青翠,给人清爽之感。(学生答虚写也可以得分。)
    ④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亦可)以清泠的墙铃声、落叶声反衬夜雨之后,秋夜的清冷、寂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霁夜

    【原文】 霁夜①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栊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 至日

    【原文】 至日① 刘著② 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 心折灵台③候云物,眼看...

  • 踏莎行

    【原文】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

  •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原文】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

  • 南池

    【原文】 南池① 陆游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