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感兴三首(其二)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7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文天祥文章ID:84056浏览:

【原文】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注】《山中感兴三首》作于1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匿深山。北风急,暗指1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文天祥自幼爱读忠臣传,敬佩屈死的直臣。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
    B.“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
    C.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
    D.“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
    15.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D(解析:D项“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不准确。“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是朋友信中之语,是安慰诗人罢官归隐故乡本是祸,但能避免权贵的进一步的迫害和危局带来的灾难,这又是福)
    15.前四句诗,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隐匿深山的恬适之情;第五至八句,朋友的来信问候,却带来危急的消息,表达诗人为国事担忧之情;最后四句,虽然自己隐居深山能因祸得福,但面对国难危局却无能为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每点2分)
    (解析:前四句写出了秋景的自然清新,结合最后一句中的“自适”二字,可知表现了诗人隐匿深山的恬适之情。这可得出。中间四句,写朋友写信来问候,也捎来了时危的信息,朋友安慰诗人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这可得出。最后四句,诗人想到史书记载的直臣大多是受屈而死,不禁感慨得眼泪双流,庆幸生在这圣明的时代,如渔夫樵夫一样,在山水间自得其乐。但作为一位国家的忠臣,这其实是诗人的愤激之言,是为不能纾解国难出力而忧伤。这可得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