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有感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7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李商隐文章ID:84068浏览:

【原文】
    重有感①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②表已来关右,陶侃③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①唐文宗时,宦官专权,皇帝失去权力和自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上表并准备起兵征讨,但朝廷处境依旧,作者有感于此而写了这首诗。②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③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在石头城杀了苏峻。

【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刘从谏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引出下句。
    B.次句紧承上句,指出作为一员重臣理应与君主共忧患,“须”字强调义不容辞的责任。
    C.颔联运用典故写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之事,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
    D.末联借眼下的京城仍是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16.颈联常为人津津乐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5.C
    16.①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喻指皇帝长期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喻指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两个比喻的使用使诗歌更加含蓄,耐人寻味。
    ②“岂有”点明这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事实,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更无”点明这是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失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