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冯延巳文章ID:84080浏览:25

【原文】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问题】
    14.阅读上面词作,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鸿飞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见其内心的孤寂悲苦。
    C.“一晌”一句,写词人宴会散后,犹自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还不愿下楼回房。
    D.“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E.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15.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参考答案】
    14.BC。简析:B项,楼上,解释为宴会之所,人去楼空之意,过于坐实,楼上一词本就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则指凝望之久,怅惘之深,非喻人之离散。C此词为闺怨词,抒情主人公非词人,而是代言闺人之怨,“不见人”指不见思念的游子。
    15.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而不甘零落时随风飘飞的景象。(2分)
    用意:(1)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多情缱绻的性格。(2分)(2)描画了缤纷而凄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2分)(3)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铺垫)。(2分)(第二问任答两点即给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