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字承范。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裴寂与刘武

发布时间:2024年5月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4291浏览:

【原文】
    李道宗,字承范。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王登玉壁城以望,谓道宗曰:“贼怙众欲战,尔计谓何?”对曰:“武周席胜,剡然锋未可当,正宜以计摧之。且乌合之众惮持久,若坚壁以顿其锐,须食尽气老,可不战禽也。”王曰:“而意与我合。”既而贼粮匮,夜引去,追战灭之。出为灵州总管。时梁师都弟洛仁连突厥兵数万傅于垒,道宗闭城守,伺隙出战,破之。高祖谓裴寂曰:“昔魏任城王曹彰有却敌功,道宗似之。”因封任城王。始,突厥郁射设入居五原,道宗逐出之,震耀威武,斥地赢千里。贞观元年,召拜鸿胪卿,迁大理。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帝曰:“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不宜轻亿度。”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帝将讨高丽,先遣营州都督张俭轻骑度辽规形势,俭畏,不敢深入。道宗请以百骑往,帝许之,约其还,曰:“臣请二十日行,留十日览观山川,得还见天子。”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将还,会高丽兵断其路,更走间道,谒帝如期。帝曰:“贲、育之勇何以过!”赐金五十斤,绢千匹。高宗永徽初,房遗爱以反诛,长孙无忌、褚遂良与道宗有宿怨,诬与遗爱善,流象州,道病薨,年五十四。无忌等得罪,诏复爵邑。道宗晚好学,接士大夫,不倨于贵。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
    (节选自《新唐书·李道宗传》)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B.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C.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D.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厥是古代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同匈奴、鲜卑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
    B.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一般不关注时事,远离政治。
    D.宗室是多义词,可指宗庙、宗族、同宗族之人等,在文中特指与君主同宗族之人,犹言皇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道宗知己知彼,大获全胜。他在十七岁时随秦王讨伐,对敌我形势作出准确分析,唐军坚守高城,他率军主动迅速出击,最后打败刘武周军队。
    B.李道宗退敌有方,得帝嘉奖。在灵州总管任上,面对粱洛仁联合数万突厥兵的围攻,他闭城固守,伺机出战,大破敌军,获得高祖夸赞,被封为王。
    C.李道宗不畏强敌,如约返回。由于张俭畏敌,不敢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李道宗主动请求前往并与太宗约定日期,最终按时返回谒见皇帝。
    D.李道宗遭人陷害,蒙受冤屈。长孙无忌等诬陷李道宗与房遗爱交好,他被流放象州,病逝于途中;长孙无忌等人获罪后,才恢复他的官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不宜轻亿度。
    (2)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

【参考答案】
    10.A
    11.C
    12.A
    13.(1)候君集确实有功劳,其才干无所不能,我难道是怜惜爵位?不应该轻易猜疑。
    (2)于是秣马厉兵,依傍南山进入贼军地区,观察地形险易,想着扎营布阵的方便之地。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