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在春雨纷纷的时节,不知又会有多少行人欲断魂

发布时间:2024年5月1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4380浏览:

【原文】
    梨花风起正清明。在春雨纷纷的时节,不知又会有多少行人“欲断魂”。是啊,有人不顾【    】也要返乡祭祖,有人千里迢迢携老带幼只求叶落归根,有人庄严肃穆深切缅怀英雄先烈……(    )。
    枝再繁,叶再茂,扎根的方向只有一个于己而言,抔一手黄土,献一束鲜花,叙几句闲谈,先辈就不再是族谱上模糊的名字,而是一个家族前后相续的支点;于国而言,回望来时的路,忆起英雄的人,重提英雄的事,先烈就不只是书上泛黄的相片,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何以至今的源头。无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清明的意义就蕴藏在【    】的故园之情,就刻写在【    】的寻根时刻。
    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其实,祭奠先人也好,缅怀先烈也罢,情感是一脉相承、互联互通的。清明不再是一人一事的悲喜,而是倾注了对故人故土的眷恋。正是这种家国一体的意蕴,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当下,抹黑英烈、诋毁英雄的事时有发生,否定过去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否定了现在。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既缅怀昨天也憧憬明天,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我们才能在【    】中护佑历史、希冀未来。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山高水远    藕断丝连    谈古论今    慎终追远
    B.山高水长    藕断丝连    抚今追昔    善始善终
    C.山高水远    血浓于水    抚今追昔    慎终追远
    D.山高水长    血浓于水    谈古论今    善始善终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点点思绪,萋萋哀思,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也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
    B.点点思绪,萋萋哀思,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也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C.萋萋哀思,点点思绪,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也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
    D.萋萋哀思,点点思绪,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也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是由于这种家国一体的意蕴,才能使家教家风沿袭不衰,国家民族生生不息。
    B.正是由于这种家国一体的意蕴,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C.正是这种家国一体的情怀,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D.正是由于这种家国一体的情怀,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答案】
    17.(3分)C
    【解析】“山高水远”,形容路途遥远,符合语境;“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与语境不符。“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与语境不符;“血浓于水”,形容亲情,符合语境。“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强调“谈论”,与语境不符;“抚今追昔”,看看现在,想想过去,符合语境。“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符合语境;“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与语境不符。
    18.(3分)B
    【解析】与下文由个人到国家相呼应,“点点思绪”“萋萋哀思”,程度由轻到重;“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范围由小到大。
    19.(3分)D
    【解析】“家国一体的意蕴”,搭配不当,排除A、B项;“由于…使…”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亦可由此排除A项;…的情怀,家教家风”,中途易辙,排除C项。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