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重九席上

发布时间:2024年5月22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辛弃疾文章ID:84429浏览:52

【原文】
    念奴娇·重九席上①
    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②。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注释】
    ①此词作于庆元六年秋龙山小宴席上,当时词人61岁,赋闲家居于江西。②“老兵一笑”“落帽参军”分别指晋人桓温、孟嘉在龙山高会的趣事。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词以“重九席上”为题,点明了写作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
    B.上片取桓温、孟嘉的典故,写酒席上的雅量趣事,追忆仰慕魏晋风度。
    C.上片先写龙山重阳小宴,再忆晋人的龙山盛会,由虚到实,令人浮想联翩。
    D.词人的生活经历与陶潜有契合点,戏谑“何必杯中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E.下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描写了稼轩赋闲时家宴生活的场景,读后回味无穷。
    15.该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CE
    15.(1)抒发了词人在现实中倍感物是人非,知音稀少的凄凉之情。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
    (2)抒发了词人对陶潜躬耕归隐的仰慕之情。由于“凄凉今古”知音稀少,故词人空杯问陶,赞叹“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须信采菊东篱”也体现了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仰慕。
    【解析】
    14.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应为由实到虚;E项没有描写。
    15.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注意回答情感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抒发了物是人非,知音少的伤感之情。“须信采菊东篱”表现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