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其三)

发布时间:2024年5月24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贺兰进明文章ID:84446浏览:

【原文】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的分离之苦。
    B.“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心境。
    C.“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
    D.“荡子事征战”与“蛾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战的批判之情。
    16.“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参考答案】
    15.C(3分)(“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错,应是思妇的孤独寂寞。
    16.(6分)第一问: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2分)第二问:抓住细节描写来抒情,写女主人公“下泪”,借此表现女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借表达上的层层递进来抒情,借助“自然”与“况复”这两个词语,将凄楚悲凉之情推向高潮。以“乌夜啼”烘托女主人公的孤枕难眠之悲,使其悲痛之情更具感染力。(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