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丑不成戏,无丑亦不成班。然世人以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

发布时间:2024年6月9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4708浏览:

【原文】
    无丑不成戏,无丑亦不成班。然世人以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不过插科打诨、卖弄噱头、说说荤话、逗观者发笑而已。其实不然。丑角的唱念做打皆有一套功夫,譬如步法、指法、水袖、褶子、袍带均有讲究,诸如坐则八字形,蹲则丁字步,还有屈膝、蹲裆、踮脚、耸肩,以及出场亮势、避风势、叹息势、蹬足势、躺眠势、坐惊势、下轿势,无不有绝妙的特定程式。至于丑角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写“滑稽列传”,认为俳优“不流世俗,不争势力,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故而“谈言微中”、“谈笑讽谏”进而“合于大道”,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在中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八百年。这是因为戏曲的雏形来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括民间杂耍。所谓秦之“侏儒”,汉之“俳优”,唐之“苍鹘”,宋之“副末”,元明之“净丑”,皆显现了“丑角”演变的迹线,其中,丑角戏在盛唐才渐至巅峰。这是因为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亲自操刀写曲本,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即为玄宗对“胡部新声”加以润色而成;还时常充做鼓手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
    唐代的“梨园”,原为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果园,李隆基常在此请李龟年、雷海青、黄幡绰、公孙大娘、李仙鹤等名伶演戏,剧种有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和傀儡戏,兴之所至少不了也“客串”一把,后来干脆创办“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宫,设“坐部伎”“立部伎”,自称梨园“崔公”,“梨园”遂成戏曲的代称并风行起来。
    很多人认为唐玄宗喜演丑角,不过逗杨贵妃开心罢了。这未免太小看大唐雄主的气魄了。在笔者看来,唐明皇敢演且擅演与皇上完全相反的丑角,源自他不同凡响的喜剧精神和游戏器量,其胸襟,其气度,无不与博大包容的盛唐精神相匹配,足可傲视古今。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拥有严酷的、森严的等级秩序,朝廷拥有铁定的无限权力,芸芸草民只能被动地服从权威、教条和禁忌。
    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铁定的现实世界,仍需要戏仿的、自由的虚拟世界,帝王也不例外:一则想象彼岸世界以寓存死后的灵肉——皇陵不过是它的投影而已;二则纵情艺术世界以欢娱精神——音乐、绘画、舞蹈和戏曲,无不成了他们戏仿的艺术形式。
    丑角“乔作愚谬之态,以供嘲讽”(王国维语),要么自嘲,要么讥世,必有不惧出“丑”的戏谑胆量和讽喻智慧。一国之君哪怕是在禁苑梨园演丑角,其个性、气度和胸廓也是极罕见的。
    后世丑角的特权和戏班的规矩,譬如丑角脸谱也源于盛唐:一国之君扮演丑角被认为有失皇威,于是演出时在其面部挂上玉片以遮掩,此后丑角脸谱即勾画“豆腐块”以代之。又譬如戏班惟丑角为大;大衣箱、道具箱不得随便坐,只有丑角可坐;丑角没勾画脸谱,其他演员不得化妆;赶庙会唱戏,戏班子要向“戏祖神”(唐玄宗被奉为戏祖神)磕头跪拜,丑角可免等等,皆与唐明皇演丑角有关。
    (节选自《财经》2016年第34期苍耳《丑角奇谈》)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人认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是因为丑角不过插科打浑而已,不仅形象丑陋,还没什么真工夫。
    B.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不仅亲自操刀写曲本,常充作鼓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所以,丑角戏在盛唐渐至巅峰。
    C.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认为丑角在剧中善于用委婉的话讽喻规劝世人,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D.唐明皇敢演擅演丑角,不仅因为他不同凡响的喜剧精神和器量,更因为他所处的盛唐时代拥有博大包容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写丑角的演变轨迹,重点阐述了丑角在盛唐登上巅峰的原因和过程。
    B.现实世界拥有严酷森严的等级秩序,朝廷拥有铁定的无上权力,芸芸草民只能被动地服从权威、教条和禁忌,需要戏仿的、自由的虚拟世界。
    C.因为唐明皇嗜演丑角,被奉为“戏祖神”,后世丑角的特权和戏班的规矩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丑角脸谱都源于盛唐,又比如戏班丑角为大。
    D.本文介绍了丑角的意义、演变轨迹,重点介绍了盛唐时期丑角戏发展到高峰的过程中,李隆基对丑角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说“无丑不成戏”,强调丑角在戏曲中具有生、旦、将等行当无可替代的作用。
    B.戏曲的雏形源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括民间杂耍。所以丑角的历史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C.戏曲又称“梨园”,是因为唐代李隆基常在禁苑中的梨园请名伶演戏,自己也常常“客串”一把,后又创办了“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官。
    D.唐明皇在禁苑梨园演丑角,他的个性、气度和胸襟极为罕见,说明他具有不惧出“丑”的戏谑胆量和讽喻智慧。

【参考答案】
    1.B(A“形象丑陋”错。C《滑稽列传》改为《太史公自序》。D“更因为他……”错,原文为“其胸襟、气度,无不与博大包容的盛唐精神相匹配”。)
    2.A(无“过程”)
    3.B(原文为“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